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疆“寻亲热线”找到近30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15:53  法制晚报

  8天共七八十条信息 据城市广播副总监介绍——

  新疆“寻亲热线”找到近30人

  今天,新疆7·5事件已一整月。记者了解到,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新疆电台FM929城市广播及时开通了“929寻亲热线”这个临时节目,不断播送寻亲信息。城市广播是当时乌鲁木齐第一家开通 “寻亲热线”的媒体。

  城市广播的副总监白璐日前告诉记者,节目从7月6日开始播了8天,一共播出七八十条寻亲信息,找到近30人。

  编辑记者都成了接线员

  白璐回忆,事件发生后,因为交通管制等影响,7月6日那天,她和很多同事都是走着去上班的。

  在总监召集的讨论会上,大家提出,因为事件影响,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人、朋友等,是不是能开通一条寻亲热线,帮助人们找到亲人的下落?

  提议得到响应。讨论结果是,临时开通一条“寻亲热线”。除了电台原来的热线电话外,电台又公布了两部办公室电话作为“寻亲热线”。

  据介绍,编辑和记者都要接听电话,整理出年龄性别、体貌特征、失踪地点等信息。“我们把每条信息都整理得特别仔细,恨不能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白璐说。

  很快,第一条寻亲信息在乌鲁木齐的上空传播开来。

  红色旅游鞋都成了线索

  从7月6日开始,一直到13日,“寻亲热线”一共播了8天。

  白璐介绍,“寻亲热线”不是通过开通专门的时段播出的,“而是随时插播、高频次播出”。白璐说,这也是广播的好处。

  除了在电波中播出寻亲信息外,另一方面,城市广播的记者也去收治伤员的几家重点医院去搜集伤员的姓名。这些信息也在广播里播出。这样也帮助一部分人找到了他们的亲人、家属。

  白璐介绍,有一次,两条听众打来的热线都在找一名17岁的失踪者,分别是失踪者的家属和同学。电台找到一名年轻遇难者,便请失踪者的同学来辨认照片。“就是他。”他的同学一看到照片,就确认了。“那双红色的旅游鞋才刚买没几天。”

  在8天里,“寻亲热线”一共播出了七八十条寻亲信息,帮助近30人找到亲人(包括遗体)。

  对每条信息都进行回访

  白璐说,除了播出寻亲信息,他们几乎对每条信息都进行回访,询问亲人是否找到,情况如何。

  让白璐感动的是,很多听众通过“寻亲信息”找到家人后,也会给热线打来电话报平安。一位在乌鲁木齐打工的听众听到广播,得知家人在找他后,及时和家人取得了联系,随后又打进电话表示感谢。

  据央视索福瑞调查,在那几天,929城市广播的收听率高达23%,是乌鲁木齐地区收听率最高的广播。7月8日那天,有234400人收听了城市广播。 文/记者 曾佑忠

  特别关注

  批捕83名犯罪嫌疑人

  据新华社电 “7·5”事件首批83名犯罪嫌疑人被批准逮捕。

  截至8月4日,乌鲁木齐公安机关已刑事拘留“7·5”打砸抢烧事件犯罪嫌疑人718名。目前案件的侦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