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食用辐照食品会致癌”是谣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2:17  华龙网-重庆晚报

  国内批准的24种辐照食品都低于规定剂量标准,不具有辐射性营养价值未受影响

  本报讯 市民可能还不知道,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生姜、大蒜、方便面、泡凤爪等食物,都是经过辐照处理的食品。针对“食用辐照食品会致癌”的说法,我市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昨日表示,食用经过辐照食品不会致癌。

  所谓辐照食品,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保鲜技术,就是利用钴60技术,对容易腐败变质或者不容易保存的食品进行杀菌灭菌处理,抑制萌芽与生根,并消毒、杀虫、灭菌及防止霉变,利于食品的长期保鲜,延长保质期。

  第三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主任、市营养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糜漫天透露,食品辐照与牛奶业常用的巴斯德灭菌法以及罐装食品工业的加压灭菌法类似,美国航天局宇航员在太空中所吃的食品也经过辐照处理,且辐照剂量略高于地面允许的辐照剂量,以避免宇航员在太空中患食源性疾病。

  研究表明,遵照相关规程对食品辐照之后,其中的致病菌数量显著减少或完全消失;被辐照的食品并不具有辐射性,且不含危险物质,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受影响。

  糜漫天表示,我国目前已经批准了24种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及肉制品、干果、调味品等6大类允许辐照食品名录及剂量标准。国内的辐照食品都低于规定剂量标准,市民完全不用担心食物会因接受过辐照而产生放射性。

  4日,卫生部食品安全评估预警处处长李泰然曾辟谣指出,应用规定剂量标准辐照的食品是安全的。国际上数十年的辐照食品安全性试验表明,食用辐照食品对生长、繁殖、寿命无不良影响,且无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至今尚未发现因辐照产生的有害物质。

  据介绍,我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食品加工处理中应用辐照技术,较早广泛使用的就是调料包,因为如果不经过辐照处理,其中的微生物指标很难达标,更不能长期储存。

  根据规定,辐照食品在包装上必须贴有卫生部制定的辐照食品标志。同时,从事食品辐照加工的单位必须取得食品卫生许可、新研制辐照食品品种的审批等内容。记者 王德利

  常见辐照食品品种

  特殊食品:病人食用的无菌食品。

  脱水食品:洋葱粉、八角粉、虾粉、青葱、辣椒粉、蒜粉、虾仁等脱水产品。

  延长货架期的食品:月饼、袋装肉制品、果脯等产品。

  冻品:冻鱿鱼、冻虾仁、冻蟹肉、冻蛙腿等产品。

  保健品:减肥茶、洋参、花粉、灵芝制品、袋泡茶、口服美容保健食品。

  方便食品:方便面等

  网络编辑:甘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