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货币泛滥的“畸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2:24  长江日报

  货币泛滥的“畸果”

  自“7·29”暴跌之后,大盘三根阳线收复失地并创出新高。当此之际,本栏提醒不要太乐观,谨慎指数跳水。随后两天,大盘在高位收出震荡阴线。

  沪综指开于3467.05点,最高3468.10点,最低3404.82点,收于3428.50点,下跌42.94点,跌幅1.24%,成交额2409.42亿元;深成指开于13895.69点,最高13943.44点,最低13572.82点,收于13782.94点,下跌121.61点,跌幅0.87%,成交额1222.40亿元。

  消息面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近日披露,2009年上半年,大约有20%的信贷资金流入股市。据此计算,今年1■6月有大约1.47万亿元的信贷资金流入到股市。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明认为,“调整信贷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过分关注信贷投放规模的“一刀切”货币政策,不但不能发挥结构调整的作用,反而可能带来未来的资产价格泡沫、通货膨胀压力以及不良贷款损失。

  昨日晚间,中国央行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指出,下阶段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报告》指出,目前部分国家的政府和央行已开始研究包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内的危机应对措施的退出策略。

  解读央行字里行间的深意,央行首提“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研究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机制”等,侧面说明了管理层对楼市和股市过热的忧虑情绪,试图通过“动态微调”抑制资产泡沫过度膨胀,并平抑未来通胀预期。

  无论从大宗商品价格,还是国内的股市、楼市,今年都出现了罕见的暴涨。它们上涨的原因,脱离了经济基本面,脱离了实体经济,是在充裕货币推动下的一种“畸形”结果。从根本上讲,这种上涨不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一种货币假象。

  结合大盘形态、政策面、心理面,本栏判断大盘有六至七成做中期顶部的可能性,保护利润成为投资首要任务。

  (肖年红)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