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洋土奶粉涨价不同﹃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2:24  长江日报

  进口品牌抽刀断水 国产品牌暗度陈仓

  洋土奶粉涨价不同﹃招﹄

  本报讯(记者杨菁 通讯员菠萝 实习生何秧秧 苏冬霞)近日,武汉市场上的进口、国产奶粉都忙着涨价。不过,进口品牌在涨价前先断货,营造紧张气氛;国产品牌则“羞答答”,一边涨价,一边促销。

  昨日,在汉口香港路“妈咪go”百货,“美素”奶粉严重缺货,店内剩下18听400克1段奶粉,单价为166元,暂时没有变动。

  据了解,在全国不少城市的商场超市,以及“红孩子”等网上商城,“美素”奶粉都已断货。

  “妈咪go”负责人说,这个品牌货源紧张,主要是因为海关放货较慢。

  有业内消息称,断货是涨价的前兆,“美素”奶粉可能在近期涨价15%。“它还不属于主流品牌,只是跟随其他洋奶粉涨价”。

  此时,国产奶粉也在筹谋涨价,却显得“气不壮”。

  据悉,“伊利”奶粉将在近期上调价格。昨日,武商量贩北湖店内“伊利”奶粉正在促销,买金装婴儿奶粉达到一定数额,可获赠浴巾、电子琴等;买金领冠奶粉,有机会免费领取1台中文早教机。

  此前,“蒙牛”奶粉提价后,超市也一直在做促销活动,“希望降低涨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同为涨价,洋、土奶粉做法迥异,是其市场地位决定的。

  “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乳品市场有一定的恢复,阴影却还未消散。1年来,进口奶粉获得更多市民信任,抢占更大市场份额,获得定价的话语权。

  目前,在武汉城区,进口奶粉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高端奶粉中的份额达80%以上。“强势品牌的断货,才能造成市民紧张抢购,顺理成章地提价”。

  国产奶粉尚处于“留堂察看”期,市民的消费信心本来就不太足,一旦提价,万一市民接受不了,就会影响其市场份额。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