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合楼院神秘“四门洞”为人防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2:32  燕赵晚报

  

四合楼院神秘“四门洞”为人防工程
发现的两个洞都是人防工程。
四合楼院神秘“四门洞”为人防工程
1947年的《新石门日报》刊登了十九号院的报道。

  《省城仅存百年四合楼院,拆?不拆?》追踪

  【核心提示】

  备受关注的四合楼院外惊现洞口和四门洞,给这座百年建筑增加了神秘色彩。

  新华区人防办工作人员实地查看后说,这是人防工程。

  然而,谜,并没有完全揭开。

  专家何天义解密这里曾关押470多名革命志士。记者通过1947年的《新石门日报》探寻得知,这里曾有地牢和地道,是革命志士就义的地方。

  地牢和地道在哪里?一个新的谜正等着人们去掀开面纱……

  实地查看:

  四合楼院外两个洞

  都是人防工程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四合楼院前,院西北角处先前发现的洞依然清晰可见,不远处,就是新发现的“四门洞”,洞外竖立起了一些简易的木板,以作警示。

  上午9时许,新华区人防办的同志赶到现场,一位姓韩的工作人员在新发现的“四门洞”前刚一站定,就肯定地说:“这就是人防工程。这个‘四门洞’为临时救护站,先前发现的洞为出入口。”

  “一般的人防工程,分主干道和支干道。其中‘四门洞’是南大街支道的附属工程,北门内侧就是我们的战时救护站,相当于临时医院,作为战时救护伤员的地方。现在大家看到北门已经封闭,应该是4日大雨冲下来的泥土将其堵住了。”韩先生解释说,这个“四门洞”距离地面也就3米多。

  释惑:

  人防工程青砖所砌属正常

  如果是人防工程,为什么“四门洞”和先前发现的洞都是青砖所砌?青砖应该是年代比较久远的。另外,为什么看起来会很像地道?

  对此,新华区人防办工作人员解释说:“许多人一看到青砖,就认为其可能是地道或地牢,其实这是不对的,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我国城镇曾掀起了‘深挖洞’的运动。石家庄也不例外,各单位、街道居民都在房子底下挖洞,尔后相互连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人防工程地道网。由于当时都是分片、分单位、分街道进行开挖,规格不一样,用的材料也有差别。那时候工程大多都是红砖所砌,但也有少部分是用青砖白灰所砌。”

  同时,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修建的人防工程一般都是地道工程,这也可能是大家误以为这是地道的缘故。

  说法:

  人防工程不是被大雨冲坏的,之前曾被人为破坏

  “现在这个人防工程已经被破坏了,如果没有破坏,人防工程是非常坚固的,不可能被大雨冲坏。我们去南大街支道人防工程下面察看,发现里面已经积满了雨水和污泥。”这位姓韩的同志表示,原来,在公里街拆迁时,人防部门就曾到现场对其负责人说,希望他们在进行拆迁或下挖时,如挖到人防工程要及时和人防部门联系。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别是从“四门洞”的现场来看,应该是先前已经被挖到并破坏了,但挖到者没有及时向人防部门汇报,而是用一层浮土将其掩埋住。这次下大雨,将其冲刷开了。大量的雨水卷着泥土涌进去了。 对此,市人防办相关人士表示,现在,他们要找到破坏人防工程的责任人,让其清除工程内部污水和淤泥,同时,要将其恢复原貌。

  【专家访谈】

  石家庄市党史研究会原会长何天义揭秘“南大街十九号”——

  这里曾关押470多名革命人士

  何天义,石家庄市党史研究会原会长,曾主要负责研究1937年至1949年石家庄市的历史,“南大街十九号”是其中一部分。

  “ 当年为了整理‘南大街十九号’的资料,我们曾多方走访烈士子女,调查考证。”何天义介绍,“十九号” 是“石门动员委员会肃奸组”的代号 ,是石家庄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在此作最后挣扎时产生的一个特务机关。1947年4月成立,11月灭亡。“虽然只存在了半年多时间,但他们疯狂地残害共产党员、残害无辜群众的罪行令人发指。在半年多时间里,他们就逮捕关押过470余名革命人士,当时人们称之为‘阎王殿’、‘活地狱’。”

  拿起《石家庄市文史资料第五辑》,翻到《“十九号”内幕》一文,何天义更加气愤:“你看看当时记载的这些内容,真是字字血,行行泪。”

  文中记载:革命人士被捕后,“十九号”的特务们就每天“审问”中共地下党的组织情况,使用木棒打、皮鞋踢、杠子压、夹子夹、冷水浇等手段折磨他们。

  另据何天义介绍,“十九号”不仅大肆捕杀共产党员,而且还胡作非为,残害无辜。人们见了“十九号”的人都低着头躲开,一提“ 十九号”,无不毛骨悚然。

  “四合楼院是石家庄历史文化的保留,意义重大,要是拆掉了就太可惜了。”何天义说。

  【相关资料】

  1947年《新石门日报》报道这里有地牢

  随着“四门洞”和先前发现洞的谜底揭开,人们更关心四合楼院到底有没有地道或地牢?对此,记者进行了多方探访。

  翻开1947年12月31日的《新石门日报》,左下角记者肖白撰写的《阎王殿》格外引人注目。这篇报道追记了南大街19号院的暴行,约千字,繁体。报道中说,石家庄解放后不久,肖白由曾被关押在此的17岁的王大东带领,实地探访了南大街19号院,“掀开地牢的铁痹子,里面黑洞洞的……”可见,在四合楼院下面确实有地牢。

  那么有没有地道呢?记者在采访吴子珍烈士之女吴新池时,她曾提到,当年的革命志士很多都是从地道里被押进来,被害人的尸体也是从地道运出去的。同时,曾在此居住的陈女士也曾提到,许多革命志士被抓进去后,就再也没出来过。当年的革命志士很多都是从地道里被押进来,被害人的尸体也是从地道运出去的。另外,曾在此被关押55天的革命人士张务本先生的儿子张世洲也表示,他父亲曾经亲眼看到六位遍体鳞伤的同志被敌人架着拖进地道枪决。

  那么下面到底有没有地道?新华区人防办的有关人士表示,目前他们还没有发现。这让其更成为一个谜,有待进一步挖掘考证。

  □本版图文/本报记者 冯月静 李志华

  实习生焦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