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巡查热力管线两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2:55  新京报

  

巡查热力管线两死
昨日凌晨3时许,两名伤者在同仁医院急诊室内输液。8月5日凌晨,8名工作人员沿长安街进行热力管线例行巡查时,两人遇难。本报记者 李强 摄
巡查热力管线两死

  昨日凌晨,南长街南口,相关人员正在勘查。当日凌晨,8工作人员下热力井沿长安街进行管线巡查。行走数百米后,他们发觉“井底闷热,呼吸困难,严重缺氧”,撤离时两人掉队,被救出后不治身亡。目前,6伤者已陆续出院,相关部门已介入。本报记者 李强 摄

  本报讯 昨日凌晨近1时,西城区南池子南口,8名北京市热力集团和管道生产厂家技术人员下井,沿长安街进行管线例行巡查。据伤者介绍,因井内空气稀薄,呼吸困难,其中两人缺氧窒息,当场身亡,其余人员自行逃出,被送医治疗。

  目前,伤者已陆续出院,公安、安监局等部门介入调查。

  现场

  一口热力井不停冒热气

  昨日凌晨近2时许,南长街南口西北角人行道已被封锁,相邻的西长安街数条车道停满了工程抢险、公安、999等救援车辆。此时,一口热力井仍处于打开状态,内部不停地冒出热气。井旁,两具盖着白布的尸体并排放在地上,调查人员一边勘查,一边询问坐在马路边的六七名工人。

  据西城区政府宣传部介绍,半小时前,区应急办接到西城公安分局通报,市热力集团管线巡查中发生人员伤亡事故。随后,区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多位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处理。

  据现场调查人员称,市热力集团相关技术人员从长安街南池子南口85号井进入管线,准备沿西向行进至西长安街95号井,对热力管线进行巡查。期间,2人死亡,6人受伤。随后,伤者被送往同仁医院接受治疗,无生命危险。

  昨日凌晨4时许,尸体被抬上999急救车运走,肇事井口被盖上,调查人员陆续撤离。

  经过

  八人下井后呼吸困难

  昨晨2时许,同仁医院急诊大厅通道内,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照看下,两名身着写有“救援”字样黄色制服的男子躺在担架上,正在接受输液治疗。旁边,一名西长安街派出所的民警逐一对其进行询问。

  其中一名伤者向民警介绍,昨日凌晨1时许,他们6男2女一行8人来到南池子南口一热力井,开始对地下热力管线进行检修,查看是否存在隐患。参与者中,6人来自北京热力集团输配分公司,2人为热力管线生产厂家人员。

  “管道没有出现泄漏,就是正常的安全检修。”该伤者回忆,此次行动由其带队。下至井下行走数百米后,他们逐渐发觉井内温度非常高,且地上布满北侧菖蒲河中渗过去的积水,浓浓蒸气不断泛出,能见度低。

  “井底闷热,呼吸困难,严重缺氧。”在通道内输液的伤者小罗称,感觉形势不对后,8人便赶紧向就近的南长街南口一井口跑。爬出来后,他们才发现,有一男一女两名同事掉了队,遂叫来地面作业的一些工人,返回井内,将二人救了上去。

  据救援人员证实,府右街消防队官兵接警到场时,两名失踪者已被拖出井口。经急救人员检查,二人不治身亡。“女死者戴眼镜,面色苍白,其他人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救援人员称。

  据伤者介绍,死者为输配分公司27岁技术科长陈敏(女)和40岁的管网二所员工孙高辉。

  善后

  六伤者治疗后陆续出院

  昨日凌晨5时许,同仁医院急诊科医生表示,送至医院的6人中只有3名男子情况稍差,其中一名腿部还被蒸气烫伤,其他人皆无大碍。伤者普遍反应都是头晕、四肢无力,需留院输液观察。

  昨日13时许,急诊医务人员表示,最后一名伤者已被同事接出院。

  昨日下午,西城区安监局表示,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 质疑

  热力井下作业无需戴防护设备?

  “排风后再下井一般不会致命”

  据多名救援人员称,他们在现场看到,死者和伤者或着便装,或着制服,未戴任何防护设备。

  昨日,北京市热力集团输配分公司一名从事多年管道巡查的人员在采访中表示,进行管道巡查无需佩戴防护设备和服装,因为热力井地下通道非常宽敞,并配有排风设施,“我也不明白几名同事为何会发生事故。”

  对此,北京开拓热力中心一名工作人员称,在地下热力管网巡查维护中,只要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排风后下井,一般不会存在致命问题,除非有其他非正常因素影响。

  该工作人员介绍,热力管井维护人员在下井前,一般先打开附近4个及以上的井口盖,进行井下通风换气。如果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好,则应启用排风扇,对井下空气进行强制换排。

  此外,下井作业人员一般都配备有特制防护服装,有防水防烫功能,以便维护井下温度较高的供热管道及设备。一些主要的热力管道,井下空间较大,有的还配备排风设备,一般情况下没必要戴着呼吸器下井作业。

  在作业中,井下人员应与地面人员保持联系。如果遇到险情,应立即通过最近井口撤到地面,或向地面人员示警求助。

  他称,公司成立10多年来,还没有遇到过此类事件。近期北京已经发生多起井下事故,公司正在考虑是否购买气体分析检测仪器,配备给下井抢险或巡查的工人。

  ■ 死者

  死亡女科长为刚毕业研究生

  “陈敏抬出井口时就已经没有呼吸了。”昨日,医院急诊室外,现场一名男子称,工作多年,还没有遇到类似事故,暂不清楚相关原因。

  该男子介绍,陈敏老家是山东青州市的,1982年生人,是刚刚分配到公司的研究生。“还没有通知家属,不知该怎么说。”另一名领导称,陈敏此前曾在热力集团其他部门任职,刚到输配分公司任技术科科长不久,没想到会发生意外。

  ■ 相关新闻

  有限空间作业将需持证上岗

  市安监局表示,准备将其纳入到特种设备作业范围,统一培训

  本报讯 针对北京今夏连续发生的几起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事件,昨日,北京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准备将该工种纳入到特种设备作业范围,对从业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他分析,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事件今年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有限空间出现大幅度增加且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其次,公众普遍缺乏有限空间作业的知识;最后则是与今年的天气有关,由于今夏天气炎热造成毒气浓度加重。

  他表示,今年北京市安监局特地制定了《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其中有一条规定,下井作业必须先通风、后检测再作业。“就是因为知识缺乏,劳动防护用具配备不到位导致了多起事故。”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工种规范还处在空白处,由于没有纳入到特种设备作业范围内,所以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并没有持证上岗。

  针对此情况,市安监局已开始着手准备将该工种纳入到特种设备作业范围内。“先由市安监局提出申请,然后报国家安监总局进行审批,需要一个过程。”他表示,审批的同时,还需要准备适合北京特点的培训大纲、教材和教师。“力争明年将该行业纳入到特种设备作业范围内。”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展明辉 张汉宇 甘浩 杜丁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