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看门诊平均每次报销60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4:07  信息时报

  

看门诊平均每次报销60元
昨天,中山三院,前来看病的市民围聚在咨询台办理门诊统筹选点手续。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黄艳 通讯员 林甲松 潘惠娟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杜翠 实习生 戴嘉信

  昨日,广州市医保中心通报从8月1日到4日启动4天来,普通门诊统筹的实施情况: 已有62070人次办理了门诊统筹登记选点,41503人共用统筹基金支付费用249万元。从目前来看,门诊的次均费用为165元,基本和平日持平,并没有出现大处方的现象。而其中统筹记账费用为60元,目前平均报销的比例还比较低。

  门诊次均165元报60元

  根据对8月1日至4日的统计,全市6万多参保人中超过七成是在看病时办理定点登记的,门诊的次均费用为165元,其中统筹记账费用为60元。

  “60元/人·次的报销费用说明,暂时没有集中出现参保人把每月300元的报销额一次花完的情况。医患双方没有发生大的摩擦和冲突,医院和参保人都是比较理性的。”市医保中心有关人士说。

  “165元报销60元的比例仅有约36%, 总体的报销比例还比较低”。广州市劳动保障局医保处副处长伍锦明表示,普通门诊统筹金支付的普通门诊基本医疗费用,应当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范围及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现在报销比例低,一是因为一些检查项目不在医保目录范围内,“一般的常规检查,比如尿常规等,都是在目录范围之内的;但一些专科检查,比如妇科、眼科、骨科的专项检查,很可能就不在目录内。”另外,自费药的比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次均165元的医疗消费中,自费药和检查大约占了五六十元,比例还是偏高。伍锦明建议医生开自费药的时候要征求患者意见,并建议医院多用目录内药品和检查项目,减少不必要的大检查。

  社区医院报销比例达52%

  广州市医保中心副主任何继明介绍,从8月1日到8月4日的门诊总费用情况来看,三级医院,门诊平均费用(包括自费)为189元/次;二级医院为131元/次;一级医院为89元/次;社区卫生中心约100元/次。相对应的统筹支付分别为66元,报销比例35%;二级医院54元,报销比例41%;一级医院46元;报销比例51%;社区医院52元,报销比例52%。

  “在社区看病包括自费项目在内约一半能报销”,伍锦明建议,要降低自付比例,病人应更多地到社区医院看病。据悉,目前本市62070人次参保人办理门诊统筹登记选点中,其中社区医疗机构19594人次,其他医疗机构40730人次,“一大一小”选点的比例约为2:1。

  针对市民到医院排长龙办理门诊统筹登记的情况,市医保中心表示,医保信息系统运行平稳,并未出现严重故障。各医院的秩序基本稳定,个别医院有延误,问题也基本解决。医院排长龙,主要是由于新政刚启动,办理选点人较多,医院尚需熟悉相关操作,以及合理安排就医指引。医保中心再次提醒,近期参保人如果非因病无需扎堆到医院办理选点,以免造成排长龙。

  爱心提醒

  针对几天来门诊待遇实施的情况,广州市医保中心特意对参保人做出了详细的提醒:

  1.参保人带医保卡去就医时,也要适当带些现金,因为可能出现医保卡余额不够的情况;

  2.老人持医保卡支付自费费用时,要记得卡的密码。

  3.部分2001年或2002年参保的人,持有的光大银行卡,在卡号录入时,前面要加三个零(000),不然会显示是无效卡或者不存在。

  4.有些医院需要核实个人信息,参保人办选点时最好带上身份证以备用。

  5.办理选点时须带一寸彩照,如果参保人忘记带,医院一般也会办理选点和就医报销,但回家后参保人需及时补贴上,否则将影响到第二次就医。

  6.选一大一小两个医疗机构,必须现场办理,也可由亲友带齐资料代来办理。两个医院都需要到场,不是去一家医院就能搞掂。

  答疑

  问:为什么用医保卡没享受报销?

  答:无效卡停保卡无法记账报销

  家住越秀区的李姨称,她是拿着职工医保卡到医院看病的,也办理了登记,但是缴费时共花了166元,全部从医保卡中划除了,并没有享受报销待遇。这是为什么?

  对此,何继明表示,不是手上有医保卡就可以到医院登记享受门诊待遇的。医保政策实施8年多,因各种原因,很多卡已停保,属无效卡,不能在门诊记账报销,“有些医保卡虽然卡上有余额,但也可能是停保卡,余额可以使用,但不能享受待遇”。

  此外,有效卡中,因缴费方式不同,只有城镇职工医保(含退休职工)参保人拥有个人账户,也就是说,该类人卡中有钱,门诊结算时,可选择刷卡支付自费部分的诊疗费。

  8月1日启动的普通门诊统筹待遇,目前针对的是职工医保和“灵保”参保人。据医保中心统计,有260万参保人覆盖在内,其中92万属“灵保”人员,这类人虽然享受报销待遇,但其手中的医保卡内没有注入资金,自付部分要以现金支付。

  问:都选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会无人选?

  答:二级医院门诊流量其实会增加

  “一大”是指二级和三级医院,参保人往往更愿意选择有名气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会不会因此出现没人或极少人选的情况?

  何继明表示,不必担心二级医院选点尴尬,有了普通门诊统筹制度,二级医院的门诊流量反而会增加。据统计,目前将二级医院做为自己一“大”选择 的参保人有10636人,与选择三级医院的24646人相比,比例接近1:2。而此前,二级和三级医院的门诊流量比例约为1:5,有少数二级医院的门诊总量,只相当于三甲医院的1/10。

  问:基金年支出不会“穿底”?

  答:经测算不会超出25亿预算

  门诊待遇的实施前,一些参保人有小病了会自行买药解决,而现在更多的人表示会去门诊看病,统筹基金是否能承担得起?

  伍锦明表示,疾病发生是有规律的,决定因素是人群结构,而看病率和就医率则相对稳定,制定每人每月300元的记账限额即以此为依据。举个例子,广州市60岁以上老人,年就医率在8次以上,这个数据还包括了享受门慢待遇的老人,也就是说,实际门诊年均就医率还要低一些。而60岁以下则平均就医率为3.5次/年。

  统筹基金每年预算有21亿~25亿元。广州有260万参保人,可能有一些年轻人平时少看病不去办理选点,或者只选“大”不选“小”,这样估算全市约有200万人办选点,医保中心是按人头给医院定额结算的,其中大医院600元/人·年,小医院400元/人·年,即每名参保人所选的“一大一小”两所医院每年补助共计1000元,再乘以200万人,即是20亿元左右。另外,对于25家不列入选点的专科医院,每年总预算约2亿元,这样加起来总计在22亿左右,是在统筹基金可负担范围内。此外,即使有超支也会有往年的基金节余可以支配补足。1分2分3分4分5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