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年拟填海172平方公里 广珠铁路高栏终点站可边填海边申办手续,海洋项目报批效率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5:30  南方都市报

  

两年拟填海172平方公里
唐家科技创新海岸填土工程动工仪式。本报记者 冯宙锋 摄

  

两年拟填海172平方公里
鹤洲填海区。本报记者 冯宙锋 摄

  本报讯 (记者胡明发)广为关注的珠海围填海造地快速推进,继今年年初向省上报围填海造地规划后,目前高栏港区已实施围填海超过260公顷。珠海市计划在两年试点时间内完成围填海造地172平方公里,为此,将提高海洋项目报批效率。

  高栏港围海超260公顷

  省国土资源厅去年10月把珠海等五个市(县)定为广东节约集约用地先行先试专题试点,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而为解决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市政府计划在两年试点时间内完成围填海造地172平方公里。

  来自珠海市政府的信息显示,今年年初已向省上报了围填海造地规划;围填海范围全部纳入珠海海岸保护与利用、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实现了规划区内一次环评同一论证、跨部门合作、全市海洋规划图、用地规划图、城市控规图三图合一一张图纸的目标,为围填海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对围填海工作开展《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将新增的围填海区域全部纳入区划,围填海工作有法可依。此外,高栏港区已按国家海洋局等的批复意见,以项目为载体,实施围填海超过260公顷。

  提高项目报批效率

  此前,不少重大项目牵涉到用海时总有很多烦琐的手续和流程要走,不过这种现状或将改变。

  市政府透露,将抓住国家和省的相关优惠措施,提高项目报批效率:已纳入高栏港经济区区域性用海总体规划的用海项目,可以不再单独进行海洋环评和海域使用论证;港区的炼化基地项目和广珠铁路珠海高栏终点站项目,可以一边填海,一边组织用海手续申办;中船项目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是省重大项目,可以将项目用海和区域性用海规划修编一起上报。这些政策将大大缩短用海手续的办理时间。

  珠海围填海造地为何显得如此迫切?市长钟世坚认为,当前珠海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有序沿海拓展用地空间,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必然选择,要在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大潮中抢占先机。在国内,各地也正掀起以海洋经济为标志的沿海开发开放新热潮,一批国家级滨海新区的建设方兴未艾。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珠海要摆脱传统发展路径制约,调整旧有经济产业结构,必须将眼光投向海洋。

  2008年广东省政府4月3日公布了《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编制,为广东省“十一五”期间30多个重大项目划定了146平方公里的围海造地区,从而打造全国先进的石化、钢铁、造船能源四大临海基地。

  《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批准珠海围海造地7处,填海面积共6200多公顷(约62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澳门。分别为珠海金鼎工业填海区、创新工业填海区、唐家湾填海区、鹤洲南填海区、白龙尾填海区、太平湾填海区和野狸岛填海区,占全省围海造地区总面积的42%以上,在此次《区划》中,属珠三角城市中围海造地最多的地区。

  背景资料

  别鉴

  案例1

  日本填海水质恶化

  日本环境厅发表的调查数字显示,自1945年到1978年,日本全国各地的沿海滩涂减少了约3.9万公顷,现在每年正以约2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过度的填海导致一些港湾外航道的水流明显减慢,天然湿地减少,海岸线上的生物多样性迅速下降。由于海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日益恶化。

  案例2

  荷兰围垦重生态

  近20年来,围垦区完全依靠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采取少量的人工措施或完全没有人为干预,使曾经荒芜的围垦土地出现了面积达数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在那里植物茂密、珍禽鸟类品种繁多,形成了健康的生态系统。这一现象引起了国际生态学界的高度关注,被引用为生态重建的成功案例。

  最新

  珠海将申请填海16800公顷

  本报讯 (记者过国亮)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珠海上半年全市预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1.5亿元,较之上年同期有超过4个百分点的增长。记者由昨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珠海将申请填海16800公顷,向大海要地,为城市建设赢得空间。

  申请新增填海16800公顷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珠海市农业局局长罗新安表示,珠海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启动编制全市海岸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加强科学规划填海造地,以落实广东省围填海造地试点市工作。从今年初起,该局便组织开展了围填海造地基础资料收集、整理、调查等工作,将围海造地规划列入《珠海市海岸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并于6月中旬完成了规划的报批稿,现已由市政府上报省政府审批。据透露,在广东省原批准6200公顷的填海面积上,珠海还将申请新增16800公顷填海造地份额,以为珠海未来的城市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

  上半年农业风调雨顺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上半年珠海农业却实现了增长。据测算,上半年珠海全市预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1.5亿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4224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4%和4.6%。逆市增长原因在于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另外,农资价格下降,水稻价格有较大幅度提高,使农民增收1300多万元。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珠海风调雨顺,没有出现大的自然灾害。

  采访中记者获悉,市海洋渔业部门制定了《高新区至横琴城区沿岸蚝桩清理工作方案》。目前正组织对情侣路沿岸从高新区-香洲渔港-拱北-湾仔-横琴共约30公里岸线11.5万亩蚝田的清理,争取在11月底前组织完成清理工作。

  在发布会上,斗门北部生态农业区的推进情况引人注目。据了解,斗门北部生态农业区包括莲洲镇全镇、白蕉镇和斗门镇的北部地区,总面积约为310平方公里,是珠海市重要的农业产业基地和水源保护区。目前,该区积极推进以优质有机水稻、无公害水产养殖、优质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等基地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努力把北部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成为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综合发展的生态农业基地。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