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靠制造噱头反腐是制度的悲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5:33  今日早报

  靠制造噱头反腐是制度的悲哀

  □刘义昆

  山东昌乐县城关街道东南村村民,发现以村支书卞长智为首的村官们侵占集体资金和财产5000多万元,但多年的上访均未有具体处理结果。他们在网上发帖称,谁能帮助他们讨回5000万元集体资产,愿意提供500万元悬赏。对此,东南村委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诬告”。(8月5日广州日报)

  一边是6名六旬老人不顾一切地实名举报,一边是村委会20年没有公开的财务账目;一边是1020名村民签名允许的“500万元悬赏征清官”,一边是村委会工作人员义正辞严地“这是诬告”……真相到底如何,让人倍感扑朔迷离。还是那句老话,当真相不明时,我们通常站在弱势者一边——因为当权者更容易掩盖真相。

  看到这则新闻,很容易让人想到,不久前发生在广西阳朔的“设神坛不拜财神拜清官”事件。与“拜清官”一样,“500万元悬赏征清官”,最后很可能只是一种“行为艺术”。即便真有“清官”出现,为村民们讨回了5000万元集体资产,也是“清官”的职责,这“500万元悬赏”是不能拿的。总之,无论“500万元悬赏”是真是假,都是为了引起媒体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注意,从而促使问题的解决。

  “500万元悬赏”不仅吸引眼球,效果也是明显的。我们看到,网帖出来后,在天涯等论坛上引起不少关注。于是,也就有了媒体的关注,还有我们这些评论作者的跟进。如果东南村的“上级有关部门”还尚存一丝为政之德,还把舆论监督当一回事,相信这一“贪腐事件”应该很快就会有个结果。

  原本应该通过正常渠道解决的问题,却要通过制造噱头,来实现“曲线反腐”,这不免让人深感悲哀。事实上,类似现象并不少见。为了举报与维权成功,平头百姓可谓绞尽脑汁,妙招迭出。于是乎,“民众举报—政府调查”这一反腐模式,慢慢演变成了“民众举报—制造噱头—网友转帖—传媒介入—政府调查”,这一更为复杂的模式。

  问题是,“500万元悬赏征清官”能引起网友与媒体的关注,其他的举报行为能引起关注吗?还有多少噱头可以“曲线反腐”成功呢?可以想见的是,如果正常的反腐与维权渠道仍然不通畅,这样的“曲线反腐”只会层出不穷。至于效果如何,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