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术馆里藏着高科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5:33  今日早报

  展厅内为什么这么凉?

  如何对付像《偷天陷阱》一样的艺术大盗?

  前有西湖后有山水,美术馆怎么防潮?

  美术馆里藏着高科技

  □本报记者 林梢青/文 本报记者 吴煌 通讯员 朱欢欢/摄

  早报讯 为了布置开馆特展《西班牙米罗作品展》,米罗基金会的代表在浙江美术馆呆了不少日子。临走时,走遍世界各地众多美术馆的他,还对我们的美术馆赞不绝口,说哪怕是在欧洲,这样的美术馆也是一流的。

  占地3.5万平方米的浙江美术馆,不仅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美术馆,更是设施最先进的美术馆之一。投资700余万元引进的德国汉氏恒温恒湿展柜,在全国美术馆中仅此一家;比金库门还要严密的藏品库房门,和重重设防的防盗系统,打造了万无一失的藏品天下。

  展厅里有点凉

  常温控制25℃以下

  浙江美术馆有各种规格的展厅14个,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要把这个巨大的空间参观完,大概需要3个多小时。

  昨天,记者在这里率先体验了一把,发现展厅里的不少工作人员穿着长袖。美术馆为什么这么凉?

  事实上,略微偏低的稳定室温,正是专业美术馆为了保护藏品而采用的先进措施。浙江美术馆的展厅常温始终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要是引进特殊展览,会应要求调节温度。像西班牙米罗作品展,其纸面作品就要求温度在18-22摄氏度之间。

  还有一些作品,对温度湿度的变化更敏感,就需要有恒温恒湿系统来保护。整个美术馆有6个这样的展厅,展览时将24小时稳定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上。但是,受到人流、气温甚至门开启的次数等因素影响,这种设备也无法使展厅保持精确的恒定湿度与温度。假如遇到要求极为苛刻的古代书画,那就得请美术馆最牛的7号展厅出马。

  美术馆耗费了700余万元引进了27个世界顶尖的德国汉氏恒温恒湿展柜,能始终精准地保持恒定温度和湿度。其中长55.5米,高4米的大通柜就在7号厅。这一次,德国来了9位专家整整安装了3个星期,才把这个世界顶级的大家伙搞定。

  而这种高科技的展柜,大英博物馆等世界一流的大型博物馆都在使用,它甚至被埃及博物馆用来存放木乃伊。在国内,已经有首都博物馆、河北博物馆等不少博物馆用其保护字画、瓷器、漆器和青铜器等文物。而美术馆拥有汉氏展柜,浙江美术馆还是全国第一家。

  偷天陷阱不用怕

  连冲击波也束手无策

  浙江美术馆3000余平方米的藏品库房里,珍藏着许多“宝贝”。这不禁让人想起电影《偷天陷阱》,假如真的来了那么一帮盗贼,会不会上演电影里惊险的一幕?

  专家们早就想到了这种可能,所以,在浙江美术馆,防盗措施也是一流的高科技,足以应付“超级大盗”。

  藏品库房按照人防标准建造,也就是说,牢不可破的侧板和顶板,连冲击波也束手无策。此外,库房还专门加了一层钢板墙来增加闯入时间——假如有人打算用打洞的方式破坏库房墙面,那他要傻眼了,因为牢固的钢板墙可以保证库房在长时间内不被砸穿。

  记者经特许在藏品区转了一圈,差点迷了路,这里大门层层叠叠,又没有导引指示,哪怕进得来也不容易出去。但库房重地还是设置了四道门,最里面的那道就是传说中厚达近30厘米的“金库门”。事实上,它比金库门更密不透风,超强的气密性可以最大限度阻止库房内外的空气流通,令里面的温湿度更稳定。

  不仅藏品区重重设防,整个美术馆的每个区域,都使用了多种防盗手段,尤其是晚上闭馆后,多重防盗“警卫”就会自动“上岗”:模拟蝙蝠的双鉴探头,一直发送微波频率探测物体移动频率,一旦出现不同频率,就会报警;红外线报警器,一旦射线遇到热量变化也会报警;假如有陌生人闯入,中控室一旦收到报警,便开启区域摄像头用灯光罩住移动物体,万一物体处于摄像头盲区,类似窃听器的声音复核器便会开启,确认是否有不明物体进入……

  专家们甚至把防盗考虑到了密不透风的程度。美术馆的风道很大,有一些可以通过双人并排爬行。为了防止有人通过风道进入展厅或库房,风道同样设置了防盗线圈,哪怕发生极微小的电阻变化也会报警。当然,出于安全的考虑,不少安保设施和措施,尚不能全部“解密”。

  受西湖水“威胁”

  多种计策防水防潮

  一般的美术馆只需防火防盗,而依山面水的浙江美术馆,还要预防山水与西湖水的“威胁”。

  为了满足多种功能需要,浙江美术馆必须达到一定面积,但西湖边的建筑又有限高15米的规定,权宜之计美术馆只能往地下扩展。而西湖的水位要比地下室高得多,所以防水、防潮尤为重要。

  不仅是西湖水,美术馆背后的山体水,也曾出现过隐患。美术馆地处山脚下,整个区域是一个低洼带,很多山水会汇聚到这里。去年6月,山洪便顺着电缆井道直冲到美术馆设备间,让整个设备区的积水高达20厘米,所幸发现及时,因此,美术馆的北面和东面建起了一条泄洪沟。

  而地下库房的潮湿问题,也困扰了美术馆专家半年之久。专家们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反复研究,在美术馆地面的混凝土底板上动了不少脑筋,又加了防水层,再加厚60厘米,才确保万无一失。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