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合楼院旁地道确为防空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5:49  河北青年报

  ■昨日,石市人防部门和文物部门对四合楼院旁的地道口进行勘查

  ■专家表示,地道确实是上世纪60年代末建成的防空洞

  ■此前人们普遍怀疑该处与四合楼院配套,可能为“19号院”的转移地道

  

四合楼院旁地道确为防空洞

  ■专家证实,百年四合楼院旁的地道确实为防空洞

  本报讯(记者高其伦 实习生郭萌)8月4日,省会一场大雨中,省会仅存的四合楼院旁多了一个直径2米半左右的大口子,直通地下。这再次引来市民对四合楼院旁地道的猜想。昨日,石市人防部门与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在现场勘查后表示,地道是上世纪60年代末建成的防空洞,与旁边的四合楼院没有关系。

  地下其实是防空洞

  昨日8时许,记者再次来到百年四合楼院,只见四合楼院西北侧,在8月4日大雨中坍塌露出的地道口周围,石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已经设置了简单的围挡,提醒市民不要靠近。

  塌陷口前泥泞不堪,因为积水的倒灌,泥沙、瓦砾与大块的水泥石块一齐被冲进坑内,堵住了通往地下的通口。

  9时左右,石市文物局专家与石市人防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四合楼院现场,查看坍塌情况。石市新华区人防办工作人员在勘查完现场后,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一个青砖垒成的普通人防工事,大概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也就是俗称的防空洞。”

  此前,人们普遍怀疑该处是与四合楼院配套,可能为国民党特务机构“19号院”的转移地道。

  “坍塌口与百年四合楼院虽然很近,但完全是巧合,地下通道与文物并没有什么关系。”石市文物局副局长张献中说。

  该处防空洞属于支干道

  据石市新华区人防办的工作人员称,位于百年四合楼院旁的人防工事大概建造于60年代末,由石家庄原住居民建造完成,在石市整个人防工事体系中算比较早的,所以防空洞建材选用的是青砖、白灰。

  “这片暴露出来的人防工事是一个配套的连通工程,名为南大街支干道,它为南北走向,南边可以接到中山路的主干道,北边延伸至新华路的主干道。”新华区人防办工作人员指着大坑说道,“另外,前几天在南侧不远处发现的那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口子是人防工事的出入口。”

  “新华区的人防工事很密集,现在处于和平时期,人防工事以维护为主,人防部门会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维修。”新华区人防办工作人员说,他们曾按照路线图对该段防空洞进行过检查。■摄/本报记者王勇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