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载体:冰城休闲经济的“短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5:54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 王 媛

  就在外地游客争相来哈享受哈尔滨“冰城夏都”的凉爽宜人时,身在其中的本地人也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着休闲———7月上旬举行的2009哈尔滨之夏国际啤酒节就像一根导火索,迅速点燃了市民休闲消费的热情:12天的时间消费啤酒1700余吨,各项营业收入近1000万元,拉动消费4000万元。啤酒节的豪爽消费充分释放了市民的休闲热情,再次让人感受到哈尔滨人休闲的酣畅淋漓。国际欢乐嘉年华、露营消夏节、回归野外的登山游……这些带有时尚印迹的休闲元素加盟,也让市民感受到消夏的惬意。

  在啤酒节吸引市民蜂拥而至的时候,专家从另一视角给出了冷静的分析:对于这样一个有着休闲潜力的城市而言,哈尔滨人休闲生活是不是还缺点儿什么?

  商机 市民休闲需求潜藏巨大商机

  休闲是什么?世界休闲组织秘书长杰拉德·凯尼恩这样阐述他对休闲的理解:“休闲是一种渗入城市骨子里头的生活状态。”社区的一个小型健身场所、广场的一场小型露天电影、池塘边的一次垂钓,都是休闲。无论对休闲的理解如何,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休闲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休闲经济对一个城市,尤其是对旅游城市而言,显得越来越重要。

  “哈尔滨人早就有这种休闲情结。”哈工大人文学院教授王雅林对记者说,哈尔滨是一个受俄风、欧风影响较大的城市,很早就有乐于休闲的传统和习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哈尔滨市民就喜欢在假日里带着面包、香肠到江边野餐;明媚的夏日,带着帐篷到太阳岛上度周末……这些场景如今仍留存在许多哈尔滨人的记忆中。市社科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晶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王雅林教授的观点:两年前,黄金周期间到太阳岛游玩的本地客人仅占两成左右,外地客则占八成,黄金周瘦身为小长假后,太阳岛的本地市民明显增多;今年端午节期间,许多踏青的市民自己带着帐篷在太阳岛休闲娱乐。

  资料显示,休闲消费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2500美元时,休闲消费的增长速度会快于经济的增长速度,社会便进入休闲消费的急剧扩张期,人们将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闲暇时间投入休闲消费。2008年,哈尔滨人均GDP跨入4000美元大关,哈尔滨已经具备了休闲消费的实力。从啤酒节拉动4000万元消费就可看出哈尔滨人休闲消费的潜力。

  现状 休闲载体及相关产业相对滞后

  啤酒节迁至冰雪大世界,曾有人心生“地点偏、交通不便会少人问津”的担忧。但事实上,“江北”和“啤酒”这两个本地人热衷的休闲元素一结合,所激发的市民参与热情,瞬间就抵消地点和交通因素,结果令主办方欣喜———日均消费啤酒百余吨、现场接待游客40万人次。在啤酒节火爆的背后,专家从另一视角进行了理性分析:与丰富休闲文化资源和巨大休闲需求相比,“载体”显然已成产业链的“短板”,也就是说哈尔滨休闲平台与产业的发展显得不协调,常态的休闲平台相对缺乏。

  与其他消费相比,休闲消费有其自身特点,它不是生活必需消费,而是选择性消费。换言之,可以消费也可以不消费,而休闲设施及休闲产品的供给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一般而言,休闲产业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形成的产业系统,一般涉及公园、博物馆、体育、影视、交通、旅游部门、餐饮业、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不仅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且也为人的文化精神生活提供保障。专家认为,目前哈尔滨市休闲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休闲场所和设施分布也不均衡,在休闲产品供给上,不仅公共性供给不足,商业性供给也相对匮乏。休闲度假区建设力度不够,市郊附近沿线的休闲产品开发滞后,一些景区建设缺乏休闲设施,休闲项目依然处于分散性、浅层次、粗放式阶段。虽然市区内已打造了一些休闲场所,但是城市的游憩空间及设施依然缺乏。

  不可否认,就像一个人一样,每一个城市的休闲文化都有各自的城市性格:成都的休闲文化更加闲适,杭州的休闲文化更加小家碧玉,上海的休闲文化更加风情万种,而哈尔滨的休闲文化则具有洋气、酷、火爆的特点。可以说,休闲文化有助于提升一座城市的“魅力指数”。针对目前哈尔滨的休闲文化,王雅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哈尔滨目前需要协调好“雅”和“俗”休闲场所的发展。俗文化可以有,但不能天天总是刘老根、小沈阳。哈尔滨的休闲文化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使雅、俗休闲文化平衡发展,逐步提高市民的休闲品位。根据地域文化特点,让冰城的休闲更具个性化。

  出路 完善休闲功能配套及休闲产业

  作为中国休闲经济的专家,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值得业内欣喜的研究结论:目前大城市里休闲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30%,休闲产业的消费和供给往往是同时进行的,预计在2015-2020年,中国部分城市的休闲产业能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5%-40%,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值为50%。休闲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对相关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对哈尔滨留有深刻印象的王琪延对哈尔滨的休闲发展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他认为,哈尔滨应当增加运动健身、文化娱乐等公共产品供给。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美术馆、城市公园、公共空地、商业游憩区、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大型节庆活动等都是重要的休闲活动设施与场所,这些设施和产品属于公共产品,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为市民提供,促进休闲业健康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休闲功能配套,增强城市精致感和舒适度。”多年研究旅游的王晶认为,城市的休闲功能是否完善,决定着休闲城市的品质。可以在园林景区、繁华市区等地段合理分布,满足不同休闲需求的市民;增加游憩空间及休闲设施,在市民中倡导休闲生活方式。提高闲暇消费质量,加大健康娱乐文化场所和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发展旅游、文化娱乐、体育消费市场,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而使方兴未艾的娱乐消费发挥对经济应有的强大拉动力。

  在采访中王晶还对记者透露一个信息,目前哈尔滨相关部门正在规划休闲度假带,拟将亚布力、二龙山、平山及帽儿山等地从原来的单纯旅游度假区向休闲度假区转变,将真正带有休闲元素的设施、理念植入休闲度假带,由此也可拉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