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瘾少年之死刺痛了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5:54  哈尔滨日报

  钱文

  一个未满16岁的花季少年走了,带着满身的伤痕。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男孩,爱上网。为了戒除他的网瘾,父母花7000元把他送进了南宁的一家戒网中心。想不到第二天,噩耗传来,一条年轻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

  这短短的14个小时,我们不知道他受了什么样的地狱般的遭遇,但那么多的伤口,见证了他所受的痛苦。

  4名涉嫌故意伤害小邓的工作人员已被刑事拘留。在新闻报道中,他们被冠以了不同的称呼———老师、教官、工作人员。称呼的混乱恰恰说明了这家中心承载的功能。老师,说明它应该是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教官,证明其带有军事化性质;工作人员,表示它也就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服务单位。

  这样一家功能东拼西凑并且收费不菲的中心,却让许多家庭动了心。就在事件发生后,还有100多位孩子在接受着与小邓同样的“辅导和训练”,可见中心实在是生意兴隆,“钱途无量”。网瘾很难治,家长很头痛,这戒网中心的名头一亮,病急乱投医的父母很容易中招。

  在这家戒网中心的广告中,还有父母因为其“教育”好了孩子下跪感谢的镜头,这真是对现实教育绝大的讽刺!倘若以这么短短的时间,就能把一个问题多多的孩子变成了好孩子,那么这许多年来,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都在干什么呢?难道非得需要这样的中心来给孩子“补课”吗?

  以为寻找到常规教育空当儿的戒网中心,企图以非常规的方式“治病救人”,一不小心滑过界几乎是必然的事。猛药也许可以险中求胜,但要培养出健康的体魄,还要长期不断的锻炼才行啊。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