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2岁时我把新娘娶进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6:21  河北青年报

  

“12岁时我把新娘娶进门”

  ■王忆应给老伴讲指路过程中遇到的趣事

  王忆应今年79岁,他12岁时便把长他6岁的新娘娶进了门。想起当年的结婚情景,老人说他“稀里糊涂”做了新郎。

  12岁少年成了新郎

  1942年阴历十二月二十六,王忆应和老伴儿杜付姐结婚了。当时只有12周岁的王忆应还不懂结婚的意义。婚礼当天,家人帮他换上干净的粗布衣裳,众人领着他去迎亲。

  杜付姐当时18岁,是个劳动能手,纺棉花、织布、做农活样样都是好手。王忆应的家人因此一下子就相中了。迎亲当天,两个人才第一次见面。“当时觉得他太小了。”杜付姐瞥了王忆应一眼,抿嘴笑着说。

  67年来从未喊过对方名字

  由于羞涩和陌生,结婚后夫妻俩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说过话,更没有坐在一起聊过天。67年来,俩人从未称呼过对方的名字,先是用“哎”代替,有了孩子后就称呼对方“群江爹”、“群江娘”。

  王忆应读过中专,而杜付姐一天学都没上过。由于年龄和文化差异,很多人断言他们会离婚。“她对我的好,足以抹平这些差距。”王忆应说。

  “指路老人”指路近七千次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当天,王忆应正在元氏县二高上学。教导主任挥舞着报纸冲进教室大喊:“新中国成立了!”

  街上到处都是敲锣打鼓的人群,学生们也上街游行庆祝。同年,王忆应夫妇有了第一个孩子。“孩子赶上好时候了。”王忆应说,当时他们都打心眼里高兴。

  王忆应走南闯北做过很多工作,2005年定居石家庄。从2006年开始,他坚持在石家庄火车站义务指路,成为知名的“指路老人”。每指一次路,他都请对方签个名。如今,他收集的签名已近7000个。

  老人说他们很少合影,看到本报征集钻石婚拍照的消息就立马报了名。■文并摄/社区特约记者闫朝中 本报记者白娟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