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方传来木马 网游装备被盗 市民损失千元,追讨却遇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6:24  大众网-齐鲁晚报

  □ 记者张焜

  本报8月5日热线消息近日,市民韩先生在玩免费网络游戏的同时与人在网上聊天,结果中了对方传来的木马,千元装备被盗走。而从3日开始,他要找回装备时,却遇到了难题。因网络游戏装备虚拟货币的定性一直存在争议,所以也无法立案侦查。

  3日,家住奎文区的韩先生说,7月20日,他如往常一样在玩着自己已经玩了2年多的免费网络游戏,并同时在QQ上与人聊天。这时,有人传给他一个文件,他下载后想也没有想就打开了,接着电脑死机。将机器重启之后,他再次登录游戏,但很快就被迫下线,服务器提示有人在另外一个地方登录了他的游戏账号。他立即感觉不对,马上再进行登录,却被告知游戏密码已经被更改。韩先生立即要求客服冻结自己的账号,等到他能够登录账号时发现,所有的装备都不见了。

  韩先生说,他已经用被盗的账号玩游戏2年多了,一身装备估计能值千元。运营商在核实了他的身份后,要求他到当地公安部门报案,然后将公安部门出具的已报案证明提供给运营商,再由当地公安部门与运营商联合侦查此案。

  这可让韩先生发了愁,他为了让运营商核实自己的身份,已经花了四五天时间,如果再按运营商提供的流程办理,这不知还要花掉多少时间。他说,怪不得很多玩家装备被盗后就自认倒霉了,因为要找回来太麻烦,还不如自己花点儿时间在游戏里再凑一套。8月3日,韩先生到公安机关询问了一下,但并没有拿到公安机关的证明。

  5日,一位公安民警说,对于网络游戏装备、虚拟货币的定性一直存在争议。此外,被盗的市民也很难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装备是被盗走的,以及以前的装备到底有什么、能值多少钱。公安部门受理此案比较谨慎,不太可能随意出具证明。

  山东王杨律师事务所的王建华律师说,近年免费网游盛行。在此类游戏中,许多游戏装备是直接或间接以人民币标价的,因此玩家的虚拟财产完全可以由运营商评估出。但运营商一般不提供这些数据,非要求公安部门发送协查通知才行,而公安部门没有这些数据为证又不能轻易立案、通知协查,由此产生了冲突,因此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