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厦门60年见证实录 当年收税每人都配枪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6:28  台海网

  

厦门60年见证实录当年收税每人都配枪

  吴国栋 原厦门市税务局局长(经历了厦门解放初期的税收变革)

  导报记者 香卉辉/文 吴晓平/图 通讯员 肖雨

  吴老局长出生于1925年,是江苏人,1946年参加工作,1949年随军南下,在厦门解放的第三天进入厦门。随后便一直在厦门的税务系统工作,直至离休。回忆起1950年的统一税政,现已84岁高龄的老局长一点点地带记者回到那些场景。

  全系统仅145人

  

  税政统一前,厦门有多少种税,“很难计算”。1950年,税政统一后,厦门的地、国两税机构合并,统一征收14种税。据吴老回忆,当时这14种税并没有同时开征,初期只有货物税、屠宰税、工商业税、房地产税、车船牌照使用税、筵席税等。而且当时刚合并时全系统只有145个人。按照《厦门税务志》中对1950年税收的统计,共征收11种税,其中数额最大的前三名为货物税、工商业税和屠宰税。

  

  没人真正开过枪

  尽管那时候的税收大部分来自货物税和工商业税,但是最难收的应当数屠宰税。那个年代,杀一头牛的税款要几块钱,而杀一头猪的税款也要几毛钱,这对很多屠夫来说是很重的成本,所以他们会避开屠宰场私宰。“那时候刚解放,社会还比较不安全,不少屠夫也很凶。”吴老回忆说,那时候收税没有统一的制服,经常遇到危险,所以每个人都有一把配枪,“为了防身,也为了吓唬吓唬那些屠夫,我们晚上出去都要带枪”。

  结果,带着枪的税收人员还曾经被屠夫缴了枪。“有一次,我们半夜去查私宰,那时候文灶还是城乡接合部,是私宰比较集中的地方,我们就在小巷子里查到了一起,结果那些屠夫非常凶,上来就把一位所长的枪给缴了。”吴老回忆说。

  “尽管我们有子弹,但是不能随便开枪。我们系统从没有人真正开过一枪,到后来枪就成了一种负担,等到一两年后平静一些,枪就被收走了。”

  酒坛封口贴上税花

  据吴老回忆,税政统一的那一年,税收难度还很大,他们就用尽一切办法收税。

  那时候征税最重的货物是烟酒和纸箔,“光酒厂在后江埭一带就有30家左右,都是小的手工作坊,包装也都是一坛一缸的,没有瓶装,怎么收税呢?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我们会在酒坛的封口处贴上税花,表明这坛酒缴过税了,税花都是国家统一印制的,酒商也没办法仿制。香烟也用这种方式。”

  从外地运来厦门港的木柴(炊事用)也要征税。“我们就利用海水的涨退潮,船到了之后,我们就一直等到退潮以后再去,因为到时候船就搁浅了,跑也跑不了。”吴老笑呵呵地说,“而且我们没有称重的工具,就全靠我们目测和估计。”

  民主评议确定税额

  至于工商业税的征收就更难掌控了,是用民主评议的方式确定税额。每到该征税的时候,税务局就联合工商联、行业公会,召集各行各业的老板们开会,在会上老板们自己汇报营业额,然后自己提议税额,税务人员进行调查摸底,然后经过民主评议确定最终应缴税额。

  上一页

  偷税漏税很严重

  正是由于刚刚统一的税政还有一些细的标准未统一,所以那时候偷税漏税现象很严重。“税政刚统一的时候,管理比较分散,法制教育、治安管理也还没有起来,所以人们的纳税意识非常淡薄,偷税漏税很严重。”老吴局长说,“能收到正常税额的60%-70%就不错了。”

  就拿工商业税的自主报账、民主评税来说,那时候的老板们都还被叫做“资本家”,他们自己报出来的营业额肯定是不真实的,而且他们的会计都是自己的心腹,税务去查账也根本就查不出来,所以,“老板们报出来的税额,我们都会怀疑,但也没办法查,就适当给他增加一点,也不敢加太多,这样才能定下税额。”吴老说。

  不仅如此,那个年代的缴税方式大部分都是现金,很少有人通过银行缴税。

  再加上解放初期,厦门工业基础薄弱,仅三家卷烟厂,以及一些手工生产的酒厂、肥皂厂、纸箔厂作坊等。又地处海防前沿,经常遭蒋机轰炸和炮击,海上交通受阻,进出口贸易较困难,工商业处于维持的状态,1950年工商税收收入仅721万。

  上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