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岁小学生群聊“偷菜”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6:34  长江商报

  妈妈担心开心农场游戏影响孩子价值观

  本报讯(记者 熊辉 实习生 黄敏)“呵呵,今天你偷菜了没?”这句看似不惊人的话,从一名小学5年级学生QQ群聊天中说出,让吴老师吃了一惊。吴老师与记者聊天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偷盗——在日常生活中这一违法、不道德的行为,在网络里却成孩子们“开心”的游戏,这可能对孩子们的道德观产生不好的影响。

  “偷菜”游戏从白领蔓延到孩子

  “呵呵,今天你偷菜了没?”前晚,吴老师(化名)忽然听见儿子房内传出笑声,吴老师走到儿子的电脑旁一看,10岁的儿子和同学在QQ群里的聊天内容让她愣住了。 吴老师这才明白儿子也开始玩起了QQ游戏——开心农场。游戏里,不仅可以自己种菜,还可以到处“偷菜”卖钱。

  看着孩子们无所顾忌地在群里大谈“偷”的乐趣,吴老师不禁担心起来:“孩子‘偷’得那么开心、随意,现实生活中会不会也觉得偷盗是件随意的事情呢?

  “偷菜”,是时下正风靡流行的网络游戏,玩家可以在虚拟的游戏中买菜、种菜、添置物品,装扮自己的“庄园”,玩家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出售获得的金钱而得到升级。好友之间互相享受着“种菜”和“偷菜”的乐趣,也让这个不起眼的游戏迅速风靡白领阶层,甚至延伸到孩子们中。

  “偷菜”对儿童身心健康不利

  暑假到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了“偷菜”的行列。针对吴老师的困惑,记者采访了部分家长和老师。“网民打着游戏的幌子‘偷菜’,让‘偷’在网络中变得名正言顺,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家长刘先生说,孩子长时间游戏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认为偷盗是一种无所畏惧的行为,甚至养成他们偷盗的癖好。

  武汉市百名优秀班主任硚口区辛家地小学冯莉老师认为,小学阶段,孩子正处于一个最具可塑性的时期,在道德发展水平上属于道德成规前期,网络中的“偷盗”虽然让他们获得游戏的快感,但让人不得不担忧会影响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不能小看游戏的力量,这对孩子们的心理成长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不利的。轻则,会使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对他人进行恶作剧,严重的可能引发真正的偷盗行为。 孩子在接触网络时,家长和老师应多加引导,教孩子明辨网络游戏与现实生活的不同,在游戏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容忽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