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年内申报将特区扩至全市 探索开征物业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6:55  人民网

  【本报讯】(记者陈晓薇) 记者昨日获悉,市委市政府日前通过最新一期《市政府公报》正式发布《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三年(2009~2011年)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后三年我市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确定了2009年要实施的九个重点改革项目。

  《实施方案》提出,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等六大方面取得新突破、新进展,确保综合配套改革起好步、开好局,实现“今年起好步,每年有进展,三年大突破”的工作目标。

  任务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申报将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

  探索行政层级改革、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方面的措施包括:向国家申报将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深圳全市;设立坪山新区,加快功能区、管理区体制改革;在光明新区、坪山新区开展行政层级改革试点工作,整合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站行政管理资源,缩短管理链条,增强基层自治功能。

  “向国家申报争取将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深圳全市”的改革任务同时被列入2009年实施的重点项目。根据《实施方案》提出的时间表,这项工作在今年上半年拟定专项方案,将于下半年向国家正式提出申请。

  扩大公务员聘任制试点

  《实施方案》提出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不同类别公务员各自独立的职业发展通道和薪酬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同时,2010年正式启动扩大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工作,将扩大试点范围,探索对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等职位新进人员实行聘任制。此外,还将深化公安系统公务员专业化试点改革,推进法官、检察官职业化改革,启动监狱、劳教所司法警察专业化改革。其中,司法警察专业化改革2010年上半年完成,其余改革2011年基本完成。

  任务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贸易安全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

  《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应对开放风险机制,建立全市贸易安全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形成覆盖全市行业协会与重点企业的预警信息服务网络。同时,建立涉外投资风险预警防范与应急处理机制。

  产业用地多元化供应

  在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将探索对部分赢利性的产业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都市农业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及市场化配置。创新产业用地年期管理,探索产业用地租售并举的多元化供应方式。其中,2009年将对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等用地,探索实行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公开出让,2010年对营利性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开展有偿使用及市场化配置试点。

  探索开征物业税

  《实施方案》对财税体制也提出多项改革措施。其中,2009年将开展准备工作,适时探索开征物业税,合并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2010年上半年将实施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计税依据,由以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改为按照销售(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征,成为独立征收的税(费),并于下半年试运行。

  《实施方案》还提出在2009年做好相关工作,探索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新模式,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向国家申请发行地方债,并用社保基金定向购买地方债。

  建设龙岗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实施方案》提出2010年正式启动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试点,措施包括支持和配合推出创业板,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板,积极争取将深圳高新园区纳入股份报价转让试点范围,做大做强主板市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培育上市资源。明年还将有序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及村镇银行试点等。

  发展金融配套服务产业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加快龙岗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规划建设及招商入驻工作,2011年争取初步建成并进行阶段性验收。

  国企高管选聘由董事会决定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也将有所创新。《实施方案》提出以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并于今年启动粮食、城建集团的试点工作。此外,2011年将实现市属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覆盖,同时进一步加大市属国有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力度,逐步将高管人员选聘交由企业董事会决定。

  任务 推进社会领域改革 提供更方便价廉医疗服务

  推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将于明年正式启动,今年制订方案。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强化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导作用,改革公共卫生机构投入机制和重大、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保障机制,率先建立和完善将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实施模式,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社会管理体制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扩大社工项目试点领域与范围,实现政府购买方式由当前的岗位购买向项目购买为主过渡,促进中介型社工机构向实体化转变。

  任务 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探索设立科技创业银行

  《实施方案》提出2011年基本形成园区间资源流动和分工协作机制,新建和提升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专业园区。以龙岗宝龙园区为重点,打造华南地区融合设计、制造、测试和交易的集成电路专业园;以宝安观澜园区为试点,建设工作、生活、学习三位一体的新型高科技园区;加快光明高新园区的LED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生态型高新技术项目建设。

  为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实施方案》提出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在组建服务自主创新的新型金融组织方面,研究制定创业投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方案,建立创业投资企业融资新机制;探索设立科技创业银行,开展科技保险试点。支持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创建非上市公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

  任务 加强深港紧密合作 引进香港知名高校来深办学

  《实施方案》在深化深港合作机制方面提出多项具体目标与时间表,比如,2011年前引进1~2所香港知名高校来深独立办学;适度向港澳地区放开医疗服务市场,鼓励和支持港澳地区资本投资办医,从2009年起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深圳市设置门诊部和诊所;加强深港两地会展业合作,吸引香港知名会展机构来深圳设立分支机构,探索“一展两地”模式,推动深港共享展会资源。

  多个深港合作项目都将继续推进或在明年正式启动。其中,将推动深港两地金融机构互设异地金融数据备份中心,支持两地金融机构在对方辖区开设分支机构及参与金融机构收购、兼并、重组。强化深港两地金融信息互换与合作,联合研究和开发跨市场产品,开展技术平台互联互通的可行性研究,积极争取使深圳成为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试点城市,实现“深圳通”与“八达通”的互联互通,促进深港金融业融合。

  任务 建立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

  2010年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

  根据《实施方案》,2009年将制定促进资源节约的水价政策和能源收费政策,2010年制定绿色核查、绿色信贷、绿色采购政策。

  《实施方案》提出探索环境权益、环保技术的公开、集中交易机制,打造环境权益交易平台,同时探索建立排污权抵押贷款制度。根据时间表,2009年制定相关方案,2010年建成,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

  今年九项重点改革项目

  2009年是推动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之年,《实施方案》确定了九项重点改革工作,要求力争在年内基本完成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全面启动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法官、检察官职业化改革。(二)加快设立坪山新区,深化功能区、管理区改革。(三)在光明新区、坪山新区开展探索整合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行政资源,创新基层管理体制的试点。(四)拟定专项方案,向国家申报争取将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深圳全市。(五)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拓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范围,研究出台产业用地出让弹性年期政策。(六)启动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各项工作,平稳推出创业板,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七)启动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工作,加快推动深圳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八)实施深圳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九)落实《规划纲要》,加快深港紧密合作、深莞惠一体化进程,启动和推进珠三角地区人才工作联盟工作,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今年九项重点改革项目

  1 全面启动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法官、检察官职业化改革。

  2 加快设立坪山新区,深化功能区、管理区改革。

  3 在光明新区、坪山新区开展探索整合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行政资源,创新基层管理体制的试点。

  4 拟定专项方案,向国家申报争取将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深圳全市。

  5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拓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范围,研究出台产业用地出让弹性年期政策。

  6 启动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各项工作,平稳推出创业板,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7 启动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工作,加快推动深圳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8 实施深圳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9 落实《规划纲要》,加快深港紧密合作、深莞惠一体化进程,启动和推进珠三角地区人才工作联盟工作,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来源:深圳商报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经济特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