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仿照“郑汴一体化” 郑州许昌两地明确“融城”目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7:20  东方今报

  【核心提示】昨天,由省政协主办的“郑许经济联动发展座谈会”在郑州举行。省发改委在会议上通报,郑许两地将仿照“郑汴一体化”内容,在交通、电信、金融、旅游等方面,逐步实现无缝对接、经济联动发展。

  □今报记者 王秋欣 实习生 张晓颐 刘绍菊

  “融城”概要

  产业对接,加快郑州新区、许昌新区互动发展

  郑州至新郑机场至许昌城际铁路争取2010年开工建设

  建议G107郑州至长葛段尽快按郑许快速通道标准进行改建

  建议率先对接新郑、长葛,将两地纳入中原城市群改革试验区

  年内开工建设新郑机场许昌异地候机楼

  年内开通郑许城际公交

  逐步取消两市之间通信的长途资费,最终实现统一区号票据同城结算,取消两市间银行卡取现异地交易手续费

  建议以郑汴洛三点一线旅游黄金线路为基础,增加许昌景点

  联动背景“郑许融城”条件已经成熟

  “郑州、许昌两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紧密层内的重要城市,近年来经济联动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发言说,之所以要加强推进郑许经济联动发展,是因为有三个发展的前提条件已经比较成熟了。

  首先,空间规划对接已经全面展开。围绕构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增长极,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郑汴新区的战略决策,将区域南边界扩展到航空港区,对许昌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许昌市围绕推进与郑州空间对接,依托107国道,在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之间规划了许(昌)长(葛)城乡统筹试验区。近期,在此基础上,按照复合和城乡同构理念,省政府研究通过了许昌新区建设总体方案。

  其次,交通联系逐步增强。郑州与许昌之间现有京珠高速、京广铁路、107国道相连,石武客专、安信公路(新107)、许昌至新郑机场城际轨道交通正在规划建设中,两市间交通联系进一步增强。

  最后,产业分工协作日益密切。郑州大力发展汽车、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许昌市依托许昌新区,重点发展以电力装备、汽车零部件为主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和以食品、纺织服装生产为主的都市轻型工业。随着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两市产业错位发展和分工协作更加密切。

  融城计划 在产业、交通等多方面无缝对接

  【产业】加快郑州新区、许昌新区互动发展

  “其实,郑州和许昌的经济联动工作已经开始有序地展开了。”昨天,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郑州和许昌正在实现产业对接。

  目前,两地的复合型新区建设正在开展,力争郑州新区规划9月底前完成、许昌新区规划年内完成,为新区开发奠定基础。加快组建郑州新区、许昌新区建设投资公司,创新融资方式,扩大融资规模,为新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加强重大产业结构升级项目建设,引导郑州新区和许昌新区错位发展和空间有效对接。

  另外,两地还将加快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全面落实好各项支持政策,在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中,对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予以优先保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产业链延伸、扩大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强协作,提升对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能力。

  【交通】城际铁路争取2010年开工

  “2010年,郑州至新郑机场至许昌城际铁路将开工建设。”在交通方面,郑州、许昌将展开铁路、公路等多方合作,实现交通一体。

  据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省将加快推进郑州至武汉客运专线建设,积极推进郑渝客专、郑州至新郑机场至许昌城际铁路前期工作,争取2010年开工建设。公路方面,加快京港澳高速郑州至漯河段拓宽改造,争取明年竣工;年内开工国道107改造工程。

  郑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补充建议说,公路方面,将加快推进安信公路的建设。目前,由全省统一建设的安阳—信阳一级公路正在规划设计,建议适时开工建设安信公路郑州段(郑州段起点为官渡黄河大桥郑州岸桥头接线的终点,途经刘集、白沙、郑庵、八岗、三官庙、岗李、二郎店,终点为郑州和许昌的市界)。

  另外,鉴于G107许昌至长葛段已经按郑许快速通道规划方案标准改建完成,建议G107郑州至长葛段尽快按郑许快速通道标准进行改建。

  【临空经济】年内开建许昌异地候机楼

  民航方面,由于许昌市与郑州机场距离较近、交通便捷,具备发展航空运输业及临空产业的便利条件,为此,两地准备合力打造“临空经济”。

  首先,将加大硬件建设力度,同时拉大港区框架,把郑州以南、许昌以北的广大区域,纳入航空港规划范围,强化临空经济发展的腹地支撑。另外,将完善港区项目建设的审批政策,避免因“门槛”过高过严,致使一些好项目、大项目无法落实。

  为了使新郑机场更好地服务于郑州、许昌两市经济社会发展,年内将开工建设许昌异地候机楼,同时加快推进新郑机场二期扩建前期工作,力争2010年开工建设。

  许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许昌将紧紧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积极发展许昌临空经济。加快许昌临空经济规划编制工作,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和企业入驻,努力在郑许区域内形成以机场为载体的新的大型经济形态。

  【服务】年内开通郑许城际公交

  “下一步,两地还将深入推进公交、电信同城。”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两地的资源共享、服务连通,年内将开通郑许城际公交,逐步取消两市之间通信的长途资费,最终实现统一区号。

  为消除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下一步,郑州和许昌两地将建设统一有序的市场体系,共同建设区域性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生产要素市场。

  金融方面,两地将实施票据同城结算,进出口企业开立本外币账户、进出口收付汇备案视为同城业务办理,取消两市之间使用银行卡取现收取的异地交易手续费。

  两地建议推进新郑、长葛率先对接

  【节点】强化新郑、长葛节点作用

  在郑许产业带上,新郑和长葛两个县级市实力都比较强,为了支持这两个重要节点的发展,两市相关负责人建议,强化这两个县级市的“节点支撑”作用。

  双方表示,新郑把壮大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把特色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促进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新郑已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长葛市也正在向全国百强县冲刺。新郑虽然是扩权县(市),但与巩义、中牟相比,在计划直接上报、财政直接结算、经费直接划拨、税权部分扩大等关键的权限上并没有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

  因此,建议把新郑、长葛纳入中原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中,给两市留出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扩充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推进新郑、长葛两市率先对接。

  【旅游】打造许昌为郑州“南花园”

  “旅游方面,将努力培育郑许旅游大环线。”郑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会议上发言说,许昌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三国文化、钧瓷文化、花卉温泉,它们体现的是中原文化、中原医书和休闲的元素,与郑州的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禅武文化根脉相通,互补性强。

  通过相互开放市场、整合资源,加强宣传促销活动,以郑汴洛三点一线旅游黄金线路为基础,增加许昌旅游景点,共同打造中原精品旅游线路、共建无障碍旅游。

  许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郑州和许昌空间相通、交通便利,旅游产业互补性强,双方可以统筹规划,打造郑许一日游、旅游小环线等多种旅游线路,形成交通一体、市场连片、客源共享、营销同步的大旅游发展格局,使两地旅游业共同发展壮大。

  另外,许昌方面表示,许昌将以建设郑州南花园、生态园为目标,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业,在目前全市种植花卉苗木80万亩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力争明年全市林木面积达到166万亩,花卉苗木面积达到100万亩,依托花木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联动保障将成立沟通联络机构

  发展策略已经敲定,但是毕竟是两个城市,需要沟通和交流的时候怎么办呢?省政协主席王全书表示,将进一步健全协调联动机制。

  王全书表示,城市群经济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各市之间的共同利益,必须统一规划,制定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这次会议形成的共识和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形成会议纪要,以利于今后的工作,要尽快达成郑许产业带经济整合的框架性协议,确定产业布局的配套关系。“省直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把郑许经济联动发展放在实现中原崛起战略全局的高度,群策群力,主动服务。”王全书还表示,省政协和郑许两市政协也要建立相应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沟通协调会议,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使之成为两市交流互动、解决问题、合作共赢的一个平台。

  两市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希望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下,在坚持两地政协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加强两地政府相关部门的交流,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沟通联络机构,并积极引导两地节点城市、企业、园区等开展对话,找准对接点,建立多层次的沟通协调机制。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