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游泳3年成功横渡琼州海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8:21  深圳特区报

  

学游泳3年成功横渡琼州海峡
学游泳3年成功横渡琼州海峡
▲横渡琼州海峡成功。凭着毅力坚持横渡琼州海峡。

  核心提示

  2009年7月14日凌晨4时56分,张万瑞从广东省徐闻县排尾角下水,经过13小时51分的艰难拼搏,在海口市新海村海滩上岸,成功横渡了琼州海峡,此次横渡直线距离26公里,实际距离达32公里。

  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两年前,张万瑞完全是个“旱鸭子”,两年后,55岁的他不可思议地成功横渡琼州海峡,创下深圳人成功横渡琼州海峡年龄最大的记录。

  “旱鸭子”学游泳进步快

  昨日,记者见到了刚休完假的张万瑞,他的皮肤因半个月前海水浸泡了13个小时而显得黝黑发亮,手臂到手掌之间的皮肤黑白分明,脖子和手背上还有被水母“亲吻”过的痕迹。

  据介绍,张万瑞是深圳社保局下属社保物业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两年前,他还是一个典型的“旱鸭子”,连小区游泳池都没下过。

  2007年春节,一名曾在武警服过役的好友来张万瑞家做客,张万瑞与其闲聊时,听到了这位好友参加退役军人横渡琼州海峡活动的经历,对方讲述时的豪情让张万瑞非常羡慕,他也被朋友的横渡经历所鼓舞。随即他心里萌生了一个疑问:像他53岁的年龄,还能不能学习游泳,然后通过游泳实现横渡琼州海峡的愿望?朋友鼓励他说“一定能”。

  从此,张万瑞开始了他的游泳生涯。

  1米8的个头,85公斤的体重,年过半百且从未试过水的张万瑞,在好友的鼓励与指导下,以旁边泳道的泳友们作参照,一板一眼地“拜师学泳”以规范自己的泳姿、提高游泳技能。一个多月后,他就能在游泳池里任意畅游了,学习游泳的第三个月,张万瑞加入了由“深水特区”游泳俱乐部组织的龙川天堂湖野游活动,在天堂湖的野游中,他便连续畅游了3个多小时。

  每天游水2000多米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张万瑞根据“深水特区”游泳俱乐部泳友们的经验和提议,制定了科学的实战拉练,每天不间断游2000米,每隔三天游5000米。

  进行一段体能训练后,他又给自己制定了两次12公里长途游的测试,每次在泳池不间断游120个来回,他成功了,这让他兴奋异常。旁边的泳伴们都觉得他毅力惊人,游泳老将们都由衷赞叹他游泳技能进步的神速,并称,照这个势头下去,他横渡琼州海峡的时机也不远了。

  今年5月1日,张万瑞参加了由武汉市冬泳协会组织的“横渡长江,纪念武汉解放60周年”的活动。当天下午3时,天公不作美,雾蒙蒙一片,能见度低,当天去了800多人,却只有300多人敢下水。然而,环境的恶劣却给了张万瑞一个很好的实战及心理磨炼机会,长江两岸直线距离1.5公里,因水流湍急,他游了4.5公里到达彼岸,仅用了42分钟。也就是在这次实战中,他进一步确定了横渡琼州海峡的决心与信心。

  今年6月30日,张万瑞进行了他横渡琼州海峡的最后一次拉练,上午10时入水,下午3时多才出水,在泳池连续游了5个多小时,游到极限时,旁边泳道溅起的水花会让他烦躁,大腿肌肉抽筋使他疼痛不止。

  通过这次拉练,生理和心理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使他获益颇多,他也因此防微杜渐,迅速调整好心态,并在下海之前7天调整了拉练战略,极少运动,只是适当下水。

  竭尽全力横渡成功

  7月11日,张万瑞来到海口,当地著名的游泳组织——海牛队已经为他制定了横渡线路图,这个线路图设计了三个下水点,一个登陆点。和张万瑞同时横渡的还有辽宁抚顺的一名泳友,他们每人雇了一艘渔船负责途中补给、保护和导航。

  经过两次试渡,7月14日凌晨4时56分,张万瑞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排尾角下水,开始了横渡旅程。

  刚一下水,他的脚很快被近海养殖区的贝类划伤。为了节省体力,他采取蛙泳。在近海区域内,他的脚常被海蜇“亲”得像过电了一样。

  整个横渡过程中,张万瑞的爱人一路在渔船上伴行,不停地给他鼓励,尽管张万瑞听不到加油声。游了8个小时后,张万瑞膝盖开始剧烈疼痛起来,想起泳伴说过,要安静下来多变泳姿以调整心理的烦躁情绪,他也因此频繁更换泳姿,时而蝶泳,时而自由泳,护航人员为给他打气,不停更换着进行陪游。

  横渡中,他共补给10多次,每次都是矿泉水或葡萄糖。根据国际惯例,接受食物时他不能接触船体,否则成绩无效。补给时,海水不停往他嗓子眼里灌。

  当日下午2时许,在距离预定登陆点还有约800米的距离时,由于海水的冲击,张万瑞怎么也不能靠岸。经过3次变换登陆地点,筋疲力尽的他打算放弃横渡,此时一名伴游跳入水中鼓励他坚持,并贴身予以保护。

  经过13小时51分拼搏,当天傍晚6时10分左右,张万瑞终于在海口新海村上岸。上岸后,他想跪在岸边,但双腿已不能打弯,便直接倒在沙滩上,泪流满面。

  回忆整个横渡过程,张瑞说两点感受最深:一是恐惧感,尤其是遇到暗流和环流时;二是感激之情,下水前当地村民给他饯行,横渡时伙伴对他进行鼓励,路过的船只也主动缓行保护他。

  “我现在最大的变化是把事情看得很开,觉得这世间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张万瑞坦言,自从海口回来,他看世事万物都是美好的。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