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优势成劣势 我市交通转盘逐渐“淡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8:38  汉网

  汉网消息(记者杨捷 通讯员胡军实习生郭艺)随着道路上车流急速增加,上世纪80年代风行的交通环岛(转盘)弊端显现。

  市有关部门近日列出的全市20处交通堵点中,竹叶山环岛路口是其中之一。交管部门建议:撤除竹叶山环岛,改为信号灯控制。

    市市政院介绍,武汉的交通环岛风行于上世纪80年代,车辆不多的背景下。

  目前,一些主要路口的转盘正在相继“淡出”,如早期的武胜路、大东门、武胜路转盘。前年,撤除梅家山转盘、今年撤掉汉口火车站门前转盘。

  “环岛有局限。”专家介绍,光谷广场环岛是200米直径,车道多,通过的车辆也多。但内外车道之间的车辆冲突点会增加,降低通过能力。

  一般交通环岛设计的高峰小时流量是4000辆。武汉最新的交通年报显示,武汉大部分路口的高峰小时流量超过4000辆。因此,环岛在这样的流量“冲击”下,变得不灵了。

  灯控道口+路口渠化-——成为提高道口通行能力的第二代产品。“它在高峰小时通过的车流量是6000--7000辆。”

  高峰小时大于7000辆的路口,要想不堵,靠第三代产品——立交解决。

  全互通式立交保证了4个方向道路车辆的左右转和直行“无障碍”,是目前通过能力最大的路口模式。

  业内指出,全互通式立交实现了车辆通过路口的“最快速”,但交通冲突仍然存在。从多个方向汇集过来的车辆,集中到立交的“会合点”上时,也会堵。正如上循礼门立交和上长江二桥,车辆流会出现一个慢过渡一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