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区每年30天雷暴日 防雷设施可减90损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10:53  燕赵都市报

  今年入夏以来,挟带着雷鸣闪电的雷暴频频“发威”。目前,仍有不少单位和市民防雷意识淡薄,一些建筑的防雷措施也令人担忧。

  市区、井陉、赞皇雷暴频率最高

  从气象学上解释,雷暴就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今年以来,我市发生雷暴天数已达18天。雷暴天气在我市气象历史上较为常见。据市气象台雷电记录数据显示,1972年至2008年,我市全年12个月中,排除偶然出现在秋末冬初的雷电天气,有8个月时间会遇上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的5月至8月。此外,西南部、西部山区的发生记录多于东部平原。其中,市区、井陉(包括井陉矿区和井陉县)、赞皇年均雷暴日数达到30天,是全市雷暴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晋州是雷暴发生最少的地方。

  雷暴的发生次数除了和大气候环境相关外,地形因素极为关键。市气象台台长王丽荣说,相对于平原来说,山区地形陡峭多变,对大气有抬升作用,很容易导致对流天气形成,而雷暴恰恰是伴随对流天气出现。

  雷暴发生次数多的地方,并不一定雷击死亡人数就最多,二者没有直接关系。省防雷中心高级工程师付国振介绍,2006至2008年自然灾害致人死亡数据显示,雷电致死人数均超过一半。2006年,全省19人殒命雷击,20人受伤;2007年,全省因雷击死亡15人,伤16人;而去年,全省因雷电致死人数为18人,伤3人。

  防雷设施不合格可索赔

  提起灾害,许多市民认为雷电是自然灾害、无法抵挡,对预防措施知之甚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在买房时,比较注重楼房的朝向、采光、通风、楼层数及小区环境等,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防御雷电安全功能,大部分人都不会留意建筑物有没有《防雷设施合格证》,防雷专业技术是否达到标准。付国振说,现在还有一些小建筑商没有防雷意识,有的建筑物无防雷设计或不按规范设计,也有的先开工、后设计,还有些“有设计无施工”,造成无法弥补的防雷功能缺陷、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安全隐患。

  付国振说,“雷电造成90%的损失可以通过防灾措施来避免的。”确保防雷设施的建设质量,必须做到“三同时”,即防雷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防雷施工与建筑施工同步进行、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市民如果购买的商品房因没有防雷设施或防雷设施不合格而遭雷击造成的损失,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31条第二款“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向主管部门进行索赔。

  日前,省防雷中心对全省的防雷设施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除老住宅区没有防雷设施外,有的防雷设施功能失效;农村防雷设施普遍较差,近半数农村住宅区缺少防雷设施。按照规定,普通建筑物每年都需要做至少一次的防雷检查,对已经毁坏或者遗失的避雷设施应及时进行修复。比如避雷针发黑,说明它曾被雷击中并且发挥了作用;生锈的避雷针说明它服役期满已失去效力,需要及时更换,为第二年的防雷做好准备。

  汽车内是躲雷的理想地方

  针对市民防雷意识淡薄的情况,省防雷中心简要介绍了一些防雷常识。

  遇到雷雨天气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掌握两条原则:一是远离可能遭雷击的物体和场所;二是在室外时设法使自己及其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要成雷击的“爱物”。

  雷电来临时,躲在室内是比较安全的,但这也只是相对室外而言。在室内如果不注意采取措施,除了会遭受球形雷直接袭击外,更可能遭受间接雷击的侵害。室内防雷措施为:一定要关闭好门窗,不要站在阳台上;不要靠近有金属的地方,包括金属门窗、电源插座、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房屋如无防雷装置,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拔掉所有电源插头;特别提醒,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在野外遇雷雨天气,除远离金属物、电线外,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装置保护的建筑物。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如果在游泳或在小艇上,应马上上岸。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找一块地势低的地方,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体向前屈,临时躲避。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注意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或者牵着手靠在一起。

  (记者焦莉莉)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