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经济一季度基本触底 二季度由前低向后高转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11:47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记者冯雅)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8点37分报道,在世界经济低迷不振的不利环境中,中国经济增速在二季度划出一道漂亮的上行线。如何判断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一步应采取怎样的宏观调控政策?多位专家近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宏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详细内容下面我们连线中央台记者冯雅。

  主持人:如何判断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专家们有什么样的看法?

  记者: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刺激下,我国已经成功扭转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经济增速快速下滑的趋势。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1%,特别是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呈上升态势,经济增速回升到7.9%,扭转了2007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七个季度同比增速的下滑。王一鸣认为,综合起来看,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基本触底,二季度由“前低”向“后高”转换。随着一揽子计划逐步落实到位,经济回升的态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确立。

  王一鸣认为,当前,国内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快速增长是经济回升的主要驱动力,农业和农村形势良好对稳定全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标志着供给面出现了积极变化,工业库存开始出现增长,去库存化过程接近完成,库存对经济增长开始有正的贡献。就业形势逐步走出谷底,二季度每个月平均新增就业100万,净流失的速度在6月份实现了正增长,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实体经济的恢复。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向好,市场预期和信心正在回升。王一鸣认为,这预示着市场驱动作用在逐步增强。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逐步增多。

  主持人:在经济回升的过程中,经济结构是否也得到了有效调整?专家们的观点是怎样的?

  记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一些结构性问题有所改善。包括投资、工业、区域协调、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结构调整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祝宝良指出,从投资结构上看,农业、基础设施、水利、环境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为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奠定了基础;在工业内部,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高技术行业、抗周期行业增速较快,制造业结构有所调整;从区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东部;从收入分配结构上看,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赢了”GDP增速,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祝宝良认为,这一轮通过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投资重点选对了,对经济增长奠定了后劲基础。

  主持人:总的来说,专家们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还是很乐观的?

  记者:也不完全是,比如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就表示,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我持谨慎乐观态度。回升态势比较明显,但显然没有到强劲恢复、恢复到正常水准的程度,还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不能盲目乐观。

  牛犁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速是9.8%。而从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7.1%的数据看,与历史平均水平还是有明显差距。更重要的是,与上一轮经济上升期外需强劲的环境相比,如今的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