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东部分高校学生被迫开虚假就业证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14:16  金羊网-羊城晚报

  广东有没有“被就业”现象?记者连日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高校毕业证与就业情况脱钩,但仍有少数院校为保持高就业率设下门槛,催促应届毕业生上交“就业证明”。更有甚者,少数学校的老师明确“指导”学生,没有就业单位接收的,就找亲友企业或实习单位开“就业”证明。有这些现象存在,高校就业率难免存在水分。

  老师:不交就业证明后果严重

  营销员小陈今年6月底从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目前供职于其家族开办的公司。小陈回忆,在他刚上大四的一次级会上,就有个团委老师提醒他们,毕业前不上交就业证明,“后果很严重”。

  对于这个“很严重”的后果,小陈说大家都心知肚明。“有些系说得更直接些,就是如果不在5月底上交就业证明的话,很可能拿不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为了不让大学四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小陈的同学全部都乖乖地在5月底前交了就业证明。“没找到工作的,要么找有公章的亲戚朋友帮忙,要么直接在外面找个企业盖章交差”。

  小陈透露,领毕业证那天,他周围的同学大概只有六成人找到工作。但该校网站上公布的信息是:“截至6月18日,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95.63%。”

  学生:身边没几个人定下工作

  记者在广东高校中调查发现,同在珠海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也有不少学生反映,学校总是催交“就业证明”。

  该校应届毕业生婷婷今年一直在广州实习,从3月开始,她的班主任一再来电话催她交就业证明。正在企业实习的她只得找实习单位开了个“工作证明”。班主任告诉她,即便是在实习,“证明”上也不能出现“实习”字样,只能说是“工作”,否则,要打回头重开。

  不交“就业证明”会怎样?婷婷说,学校没有规定,老师也没说。不过,顶不住老师的三催四请,他们班同学都交了。

  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小赵说,他们6月底去学校领毕业证时,学院透露就业率已经有八九成,但小赵打听过,身边几乎没几个人已经定下了工作。

  高校:就业率与老师评先挂钩

  记者调查中发现,其实广东并没有一个高校规定学生必须就业了才能毕业。但是,学校给老师、班主任下就业任务的很多。并且往往学校将这作为一项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的好政策在推广。许多高校明确表示,完成就业指标较好的老师有奖金,并且促进就业的成绩还会和各种评先挂钩。

  对于这种现象,广技师专科毕业生小苑透露,“很普遍”,广东企业多,只要有需要,找亲友开个证明不难,学生和家长对之也很理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就业 证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