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今日观察》专题 > 正文
CCTV2《今日观察》:
溆浦环保局超编:“小衙门”里的“大阵容”
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湖南溆浦县环保局用人严重超编事件。一个县的环保工作需要多少人?湖南溆浦县环保局给出的答案是117人。据报道,该局的编制只有20多人,实际上超编80多人。在该局,得到一份工作岗位不需要任何考核和筛选,只需交一两万押金就可上岗。严重超编的人员到底怎么养?又是怎么用的?国家三令五申之下,严重超编的“小衙门”为何还公然存在?央视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评论员霍德明、张鸿,共同关注。
“小衙门”里的“大阵容”
张鸿:“押金”可以换来“铁饭碗”
(《今日观察》评论员)
看上去交了一两万的押金,但是这一两万一开始的时候,说是可以退的。当然这么多年来,收上的钱没有退,也是因为没有退,所以有一些退伍的军人进入到环保局以后去省环保厅来状告,说为什么我们的钱交了8年了还没有退。其实它是可能退的,即使它不可能退,这些人也换来了一个体制内的饭碗。不管它是叫行政编制还是事业编制,这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饭碗。在现在找个工作都很难的情况下,当然一千块钱也是不错的,而且一个月给你一千块钱,等于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收回了成本。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可以创收,环保局下面的监察中队,其实和环保局签有协议,如果监查中队每年超额的收了一些费用,那是要提成的。可能10万块钱以下,提10%,超过10万块钱,要拿走一半,他们自己就可以开支了。所以说如果还有创收,提成的话,那投资收益就更大了。所以当这些执法部门,去收人家的环保费时,就不太能分清,有多少是因为公共的环保利益,有多少是因为自己的投资收益了。
霍德明:超编现象始至十年前
(《今日观察》评论员)
根据湖南省环保厅的一个正确消息,这个事1999年就已经开始了。超编现象其实在10年以前就开始了,现任局长叫向长进,是2003年才上任的,他只是萧规曹随而已。
更有趣的是,超编人员是从2004年,2005年,自从有一个排污多罚款的240万进账以后,超编就每年10个人加上去了。在整个过程中老百姓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我今天交了一两万块钱的押金,就可以变成国家的一个单位人了。湖南环保局的投诉事件里面,这些监察中队队员投诉的目的也是希望把当初交了一两万块钱押金拿回来而已。
变味的机构设置
张鸿:溆浦县是不是机构臃肿?必须给大家一个说法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一个公司只有挣钱能力强,才需要人,才能养更多人。而非单纯从业务上考虑,公权力就是政府服务部门,服务量大,需要的人就多,而不是根据盈利来设置人。现在这个环保局长喊屈,他举的例子,基本上其它局,有收费权比如像林业局、计生、水利,农基等,还有农业局等,这下边都是有点,有点他能收钱,收钱就需要人,所以一开始可能是因为收费来养人。但是很快因为养了人了,很快就会因为养人去收费。因为政府不一定全款给你钱,很多都是自收自支的事业编制,所以就得依靠收费来养这些人。而且这个问题已经不单纯是环保局的问题,环保局确实觉得冤,我才一百多人,那其他局还有上千人、几千人。
现在溆浦县必须给大家一个说法,整个县是不是机构臃肿,因为它和其他县不太一样。这个县单纯设立出来一个层级机构,就是县和乡镇之间设立了一个办事处。溆浦县一共有8个办事处,因为它有43个乡镇,8个办事处,一个办事处管着四五个乡镇,这样就多出来一个层级。每个办事处里再有十几个人,一下子又安了那么多人,我们不知道它是不是因人设岗,但是显然溆浦县的机构臃肿现象是值得怀疑的。
霍德明:这是典型的公权单位公司化管理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是典型的公权单位公司化管理,即公权单位企业化经营、利润最大化管理。在2009年溆浦县环保局目标管理责任书里面,就讲到全年它总任务预计要收158万,这除了我刚刚提到的240万收入外,另外超收对于这个监察大队,10万块钱以内要返还他10%,10万块钱以上还要返还他50%,最重要的是返还的钱还可以自行安排。
同时这个规定也得到上级单位湖南省环保厅的认可,因为湖南省环保厅对于它排污费的核定、征收和管理上面,自认为还是比较规范的。在这整个安排中可以看到,它是一个企业化在经营,由于04年、05年多了一点收入,这表示还有很多排污项目要去检查,于是他就多进了人员,这些人每个人又交了一些押金。这个押金比较像一个公司里的股东花钱去买股票,买股权,所以后来才会有人认为,这是个公司化经营,实际上重点他应该是企业化经营,利润最大化管理。
张鸿:纠错并不等于能够亡羊补牢 灰色编制有空可钻
(《今日观察》评论员)
溆浦县对此事也有一个自己的报告,叫《真相调查》。里面说其实超编没有那么多,然后说收的这一万块钱,现在是一共加一块是50万,马上就要退了,既然做错了,他们有错必纠,好像还变成了一个好事,变成了他们亡羊补牢。
但事实这个事从99年就开始了,而且当内部人员开始向环保厅起诉这个事时,环保厅的答复居然是,既然收钱是99年就规定的,那时叫押金或者集资款,所以事你不能埋怨现在的局长。但是不管怨谁,这个事从99年开始存在,它就一定合理吗?不管是集资还是押金,总该有人为事情负责。不是说把这几个人开除了就结束了,把钱退回去就好了,但是没有人负责。
其实就是因为灰色地带,才能够做成这个事。这个灰色地带就是公权力部门执行的是公民赋予他的权利去收费、罚款。由于不是行政编制不是公务员系列,由于有事业编制的伸缩空间,局里就可以决定,只要能收到这么多钱,就能养这么多人。这种编制恰恰是因为弹性太大,所以就很多的人都钻到这个编制里面。
霍德明: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算了一笔账,溆浦县环保局110个,就算是编制内一个人两万块钱,一年也有200多万的人事费用支出,可是财政划拨给他一年也就是100多万。换句话说,还有100多万的工资缺口要怎么补起来?2009年溆浦县这个环保局目标责任管理书上都已经定的很清楚,该达到什么样的业务指标,而最重要的是,当这件新闻爆发以后,环保局也开始改口了,说从去年开始,所有这些编制内的人都是财政拨付。
这并不是事业创收,自收自付的观念。所以这个案子曝露出来一些地方政府明目张胆,胆大妄为,甚至瞒天过海。在这一套过程中间,也说不清楚他到底是了解法律,还是在玩弄法律,认为处罚反正就是那么一回事,我把钱还给你了,这事就船过水无痕了。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知法犯法,最后还要追求责任的一个案例。
李楯:表面精简机构 下面暗藏灰色地带
(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我们在政府转型中为了缩小政府机构,搞了很多政府部门转向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下设的自收自支单位。因为一个法治国家,行使政府行政权力的必须是政府部门,必须是公务员,这个权力是不能转出去的。我们有些地方为了表面的精简机构,行政上精简机构,把这些转出去了,以致于出现了一个灰色地段,我们按法律的要求往往管不住,处理不好就会为非作歹。
杨小军:收支不彻底割裂还会有利益冲动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副主任,《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第一,无论是公务员,还是非公务员的工作人员,凡进必考,向社会公开。第二,国家机关招收任何人员,都要经过审批,经过组织人事部门的编制核定,纳入一体化管理。第三,国家机关也好,事业单位也好,收支两条线必须上交财政,财政不得返还。有些地方在执行过程当中,把收支对应起来,他在核拨给你钱的时候,会考虑到,你上交的收费是多少钱,上交的罚没款是多少,如果不把这个收和支的问题彻底割裂开来,那么始终会有那么一些机关,会有这种利益上的冲动。为了解决本机关多招聘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会去多收费。
尹韵公:此事要杀一儆百 严肃处理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所长,《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十只羊有九个牧羊人,要得了这么多吗?把公务员队伍扩张到这个程度,简直是胡来。所以一定要坚决要杀一儆百,如果这个事情如果处理不好的话,那好多县份都会这么干。
张鸿:政府网站应公开人员信息 权力要在阳光下运行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觉得溆浦县也有一点做得特别好的,值得表扬。他们的网站公开信息做得特别好,之所以所有的记者,所有的读者,上网一查溆浦县,就能知道它哪个局有多少人,是因为它几乎所有的局里面首先一条介绍了局的概况,单位概况是有多少人,有多少干部职工。
当我们把溆浦县的事情做横向比较,那么国内其他的县是什么样子,其他的市是什么样子,其他的省是什么样子,包括全国是什么样子?我们很少在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开网站里,看到它里边有多少人在吃财政饭。
溆浦县县委书记在上个月的廉政会议上,说过一句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句话说得特别好,不光权力要在阳光下运行,掌握权力的人也要在阳光下公开。我们要知道,谁动用了我们公权力,谁去执行它。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反思,我们现在的公务员队伍,包括为政府服务的事业编制队伍,他们的福利和待遇差距,是不是和我们整个社会有了一些脱节,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人趋之若鹜地要进入这个系统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