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乱石岗上开果园 村主任养活300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9日02:54  华龙网-重庆商报

  “如果没有三峡移民,就没有五溪村人现在的好生活。”昨日,万州区新田镇五溪村村委会主任冉振爱告诉记者,是三峡移民给他们创造了致富的机遇。

  村主任解决300村民就业

  三峡库区蓄水后,万州区新田镇五溪村的好田好土将所剩无几。不少亲朋好友都劝冉振爱选一个好点儿的地方,但冉振爱觉得不能与大家去争好田好土,把新家建在了黑儿梁的乱石岗上。冉振爱明白,在荒坡上种粮难以致富,必须另找出路。他认为种荔枝有前途。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当政府从外地运回大批荔枝苗发放到村民手中时,村民认为荔枝树挂果周期长,就把荔枝苗丢弃了。冉振爱决定为村民做出个榜样,承包土地和荒坡栽种荔枝,并试种桂圆、杨梅、枇杷等水果树。

  10多年来,冉振爱先后承包土地1000多亩,发展特色水果10多种共计2万余株,300多名移民在他的果园中务工,2004年支付的工资就达15万多元。

  库区经济总量扩大3.54倍

  三峡库区移民工作自1993年实施以来,到今年已经16个年头了。市移民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郎诚昨日告诉记者,从1996年到2008年的12年时间,三峡库区经济总量扩大了3.54倍,库区人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变。重庆库区已搬迁安置移民逾113万人,其中外迁移民就有l6.16万人,移民住房比搬迁前人均增加10平方米。郎诚介绍,三峡移民搬迁,让库区城市建设超前了100年。记者 谭柯 实习生 邓娟

  本报邀你讲60年的故事

  本报讯(记者 童江华)新中国将迎来60岁生日,为反映这60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本报将从本月24日起开设《百姓眼中60年》专栏,市民可拨打本报热线966965讲述自己眼中的60年变化,或者采用第一人称自我写作后把稿件寄给本报,让我们和读者一起来倾听。

  稿件邮寄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39号重庆商报社《百姓眼中60年》专栏(收) 邮编:400042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