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地产需要走出“抓死放乱”循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9日05:40  南方都市报

  全国范围的房地产热潮再次来临,各地开始了新一波的地产项目大跃进。以珠海为例,今年截至7月,上半年珠海发改局共核准房地产项目35个,项目建筑面积近280万平米。与此同时,地产市场健康度亦不容乐观,上半年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同比增长了七成多(《南方都市报》昨天报道)。

  事后看来,近几个月房价趋势可上溯到2008年10月开始的经济刺激计划,具体到房地产行业有下调契税与贷款利率、免征印花税,深圳、上海等地还出台了具体的救市政策。近半年以来,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为房价上扬推波助澜,包括低廉的利率和高速增长的信贷规模。然而实体经济未出现明显的好转,资金回报率并未提升,这种情况下,大量的信贷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其结果就是飞速上涨的房价和股指。尤其是当前高企的通货膨胀预期,使得企业和个人倾向于投资房地产以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

  自1996年中央利用宏观调控实现了经济软着陆以来,尤其是2001年中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后,政府过于依赖宏观调控,大量的调控政策用于平抑投资过热、熨平房价波动、维持资本市场等。就实际效果来看,却不理想。楼市一边调控一边涨价;投资与股市则是随政策的引导陷入大起大落。原本自90年代中期宏观调控机制的改变以后,“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宏观经济周期已经渐离人们的视野。但近5年以来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的繁荣与衰退却表明,“抓死放乱”的诅咒重返经济生活中。

  为什么会这样?在抓死放乱的周期中,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大幅的行政干预,甚至从事经济活动。宏观调控重在进行逆周期的政策操作,从而平抑周期的峰谷区间。但由于经济周期的难预测性,政策推出的预见性往往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宏观调控经常出现顺周期的政策操作行为,加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使得市场让人更难以捉摸,增强市场的非理性程度:在衰退的时候更倾向持币待购,在繁荣的时候更倾向蜂拥抢购。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正是这一逻辑的体现。

  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根本原因是政府频繁着眼于房价的调整,继而被迫让货币、财税政策随着房价周期,形成了抓死放乱的局面。首先必须明确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之间的差别,居者有其屋在解决“有住所”的同时不代表解决其“拥有房产”,更不能寄希望于调整房价来解决房屋所有权。厘清这一点,实际上已经消解了政府调控房价的必要性。其次,政府应该以中性的立场来调整房地产市场,目前政府出于抬高土地出让金等种种原因,其实更有动力抬高房价,这种目标与动机的错位也是房地产乱象的根源之一。认识到这些,让调控的目标中立、调控的手段市场化,在对未来经济预见不明确的情况下少干预经济,是房地产市场摆脱抓死放乱的必经之路。要实现这一点,除了珠海市政府要有所作为以外,更多的还需要中央完善宏观调控机制。□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