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报记者京城先睹“接龙”仪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9日06:45  钱江晚报

  地点:云南禄丰县的一个山间盆地。

  时间:从2009年8月18日穿越,直到1.8亿年前。

  主人公:双脊龙、街龙、禄丰龙3头恐龙。

  一头长7.1米、高2.6米的许氏禄丰龙正在避暑,树林、沼泽是它最喜欢的纳凉地。但它没有想到,危险正步步紧逼。

  在它视线未及处,一条长7米、高2.45米的肉食恐龙双脊龙,肚子饿得不行。在觅食途中,它发现了这头禄丰龙,于是准备进攻。

  当双脊龙腾起前肢,准备朝禄丰龙扑上去时,禄丰龙发现了背后的敌人,它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惊恐表情,但来不及做出反应,在原地战栗不已。

  这惊险残暴的一幕,被不远处正在赶路的一只阿纳川街龙撞见,这是一头长27米、高6.5米的大家伙。此刻,它正回头望着两只撕扯在一起的同胞。

  恐龙化石安家中国科技馆

  9月16日对公众开放

  这个史前故事的精彩定格,将从9月16日起——在中国科技馆新馆,为所有公众模拟演绎。

  昨天下午16时,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内,一场“接龙”仪式正步步走向高潮。这是场名副其实的“接龙”——中国科技馆接过来的,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赠送的3具真正的恐龙化石。

  这3具化石都在云南禄丰县恐龙谷遗址被发现,分别是2006年发现的最古老的恐龙类之一的许氏禄丰龙、2006年发现的、至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双脊龙,和1995年发现的亚洲最大的阿纳川街龙的化石。

  3条恐龙的共800余块化石,都已经埋藏地下超过1.5亿年。虽然,由于无数的地质灾害,它们有所变形,但当这些化石在平地上分别被搭成“恐龙”原貌现身的时候,现场的观众还是被震住了——“太壮观了!”一位站在化石边上的女记者忍不住高喊。

  事实上,即使是在恐龙存在的年代里,上述这一幕也不可能出现。因为双脊龙和禄丰龙都生长在1.8亿年前的中生代早侏罗纪,而“大块头”街龙则生活在1.58亿年前的中生代中侏罗纪。它们的异地穿越,错时相遇,全都是今天的恐龙化石拼装专家带来的杰作。

  钢架加螺丝加专家

  4天,真骨头让恐龙“站”起来

  从明天开始,化石拆装专家将对这几百块赭石色的恐龙化石进行拼装。拼装工作完成后,观众便将看到上述的惊险画面。

  根据云南禄丰“世界恐龙谷”的恐龙拆装专家王涛介绍,从云南来的10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拆装队伍,将日以继夜地工作4天,完成所有的拼装。同时,将有50名中国科技馆的安保人员,24小时陪护在恐龙们的周围。

  王老师说,这3头恐龙,每头都有300多块化石骨骼,其中大部分是它们身前真实的恐龙骨化石,那些少部分在挖掘时缺失的身体部件,专家们则用了石膏、乳胶等进行还原,做成了相近的化石模型。

  拼装工作是最神秘、最富技术含量的。“躺在地上的骨骼基本上能看出恐龙的身形,但如果要准确无误地将这些骨骼化石组合起来,使其成为一头立体的大恐龙,还是有一定难度。”

  王老师说,要让恐龙“立”起来,专家们首先得给化石编号。恐龙的化石从出土见光时,就有一个自己的编号。

  而恐龙“站立”的关键在于支撑钢架的建立。支撑钢架是一副跟一条恐龙的所有化石配套的架子,“立”起来的恐龙化石将最终全部依附在这套钢架上。

  前期,拼装专家会根据化石的大小、形状和竖立后的摆放位置,通过力学和解剖学原理,先在地面上构建这个钢架的布局,使得其符合人的审美习惯,然后才开始搭建立体的钢架。

  当钢架成型后,拼装专家将把每条恐龙的化石,一块一块地按照编号,依次安装到钢架上。这个过程中,所用到的工具只有6毫米和8毫米两种规格的螺丝。只要将化石用螺丝固定到钢架上,一条栩栩如生的大恐龙就能从一块块碎骨成了故事的主角。

  镇馆之宝放置中心

  观众可360度欣赏

  中国科技馆将把这3头恐龙化石安放在馆内的中央大厅里。这个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高30米的大厅是整个科技馆5大展厅的中心点。科技馆的所有展厅均以该厅为中心,呈“回”字形展开。据中国科技馆的研究员朱幼文介绍,把恐龙放在中央展厅,就是为了突出它镇馆之宝的地位。

  “无论观众在哪个展馆参观,他们都能看到这群恐龙,并且由于层次的变换,他们能进行360度的观看。”而设置在恐龙“新家”边上的观光电梯,更是给参观者提供了一个奇妙的视角。“这是全馆离恐龙最近的位置,观众可以尽情享受在运动中全方位观察这些庞然大物的感觉。”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