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怪夏,门急诊病人“井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9日07:12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陈里予 朱国荣 实习生 张雯

  连日阴雨后,申城又遭遇高温、雷雨天,本市各家医院门急诊接收的感冒发烧等病人“井喷”。记者昨天从中山、长征、新华、华山等多家医院了解到,近两天的急诊量比平时增3成左右,普陀区中心医院昨天门诊量更是达到6933人次、急诊1695人次、补液3500人次左右,创入夏以来最高记录。

  感冒发烧病族“扩容”

  昨晚6点半,记者在长征医院急诊室看到,挂号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在二楼的输液处,排了三条长队,原本就不宽敞的走廊也被临时加出来的病床和椅子占去了不少地方。一名中年患者告诉记者,昨天发高烧,没想到医院人那么多,看完病等待输液已快半个小时了。“近几天输液的病人比平时增加了150人左右。”一名输液护士告诉记者,白天看病的人更多,输液队伍最长的时候有20个病人在等候。

  记者在长征医院发热门诊处看到,排队的病人也有近十个。当班医生表示,这几天每天有180人左右,“95%的病人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以病毒性感冒居多。”

  “昨天的门急诊量蹿升,仅内科,如看感冒、发烧就有1800人次。”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办主任岳孟源告诉记者,即使在前一阶段连续的高温天里,门急诊人次也没有这几天那么高。近两天气温增高致使感冒发烧族迅速“扩容”,不过专家发现病毒感冒占了主力。

  在新华医院急诊室里,急诊病人同样出现了“井喷”。新华医院急诊医生告诉记者,近期来看急诊的高烧病人也有增长,以小儿和青壮年居多,儿童的体温常常高达近40摄氏度,大人虽体温稍低,但相比于孩子来说,头痛、咽痛、周身骨痛、疲惫的症状更为严重。

  阴雨天催生皮肤“后遗症”

  除了感冒发烧病人,这几天很多市民为皮肤病而困扰。这两天,本市各大医院皮肤科每天也很“热闹”。原来连日来的阴雨产生了皮肤“后遗症”。刘女士昨天紧急求助医生,原来前天雷雨过后,她穿着拖鞋出门,因部分路段低洼,她不得不从污水中趟过,恰巧路上遇到熟人,双方又在潮湿的路旁聊了半小时。回家后,刘女士脚趾奇痒无比。

  皮肤科专家告诉记者,其实,夏季是一年中皮肤过敏最高发的时节,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疾病不断出现。夏季过敏源较多,人们裸露在外面的皮肤也较多,容易与其接触而发病。而夏天人们喜欢吃海鲜,又容易被蚊虫咬伤、蜜蜂蜇伤,都会引起皮肤病。今年因为连日刮风下雨,空气湿度高,病毒和细菌容易侵入皮肤,让医院皮肤科病人不断增加。

  ■市卫生局:

  本市已启动高温中暑监测

  为确保高温季节门急诊工作的有序和绿色通道快捷高效,病人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本市各医院都配备了精兵强将,每天有高年资医师分别在抢救室和急诊室把关。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市卫生局已要求本市各医疗机构做好高温中暑卫生应急工作,有效控制和应对高温中暑个案和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据悉,本市已启动高温中暑事件监测报告工作。医疗机构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高温中暑病例报告系统”,对就诊的高温中暑病例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发现本辖区内高温中暑病例达到突发事件标准,将及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