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赖昌星案对中国司法的象征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9日14:10  新民周刊

  特约撰稿·潘多拉

  最近,加拿大联邦移民及公民部长肯尼向加拿大媒体证实,厦门远华走私案涉嫌主犯赖昌星的前妻曾明娜已自愿返回 中国,并受到良好对待,赖昌星如果也按此模式自愿遣返回国,加拿大方面将提供必要的帮助。赖昌星本人表示,他仍然缺乏 “安全感”,目前不会自愿遣返回国。

  赖昌星还能在加拿大“赖”多久?1999年8月,赖昌星携全家潜逃到加拿大后,很快提出了“政治避难”申请, 但加拿大难民法庭认定赖昌星犯有走私罪和贿赂罪,否定了他的“政治难民”身份,拒绝了他的难民申请。由此,赖昌星和加 拿大政府之间展开了一场持续至今已逾9年的难民审判。如今,赖昌星表示还要把官司继续打下去,但他承认,“我相信中国 政府,我怕的是会不会有小人参与办案来害我”,“日后即使经过所有法律程序,到最后加拿大还是要判我遣返,我也会接受 ”,说明他的“安全感”其实正在增强,他不过是想走完所有的程序,同时已经做好了最终被强制遣返回国的准备。

  当初赖昌星提出“政治避难”和难民申请,理由是担心回国后受到“政治迫害”、遭受酷刑和被判死刑,假如他有足 够依据证明自己的担心,加拿大作为废除了死刑的国家,当然不能轻易拒绝他的难民申请。故此,加拿大政府专门对赖昌星进 行了“遣返前风险评估”,研究和考证赖昌星如果被遣返回国,到底会不会受到“政治迫害”、酷刑和被判死刑。在得到中国 政府不判处赖昌星死刑的承诺后,加拿大政府关于赖昌星“遣返前风险评估”的重点,就放在了赖回国能否受到公正的司法审 判(包括会不会遭受酷刑)的问题上,评估的主要工夫也花在了对中国司法制度的“审查”上。据一名出庭担任加拿大政府一 方专家证人的法学家介绍,加拿大司法部门几乎把中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每个条文都搬出来“材料堆了一房间”,“所有证 据都要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受盘问”。

  一定意义上讲,加拿大方面评估赖昌星“遣返前风险”的过程,也相当于中国就赖昌星遣返案“出庭作证”的过程— —中国要用审判厦门远华走私案的详细资料,证明中方要求将赖昌星遣返回国,是出于惩治犯罪的需要,而不是国内“政治斗 争”的需要;要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的情况,证明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公正的司法审判体系,能够保证赖 昌星回国后受到公正审判。而今,加拿大方面表示愿意给赖昌星自愿遣返回国提供必要帮助,表明他们已经能够相信,赖昌星 回国后不会面临“酷刑风险”,不会受到不公正的司法审判,也表明加拿大方面已经完成了对中国司法制度的“信任评估”。 加拿大方面的这个态度,也相当于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司法制度是公正的,中国能够通过公正的司法审判,保障每一个犯罪嫌 疑人的合法权益。

  这样,赖昌星遣返案促成了加拿大对中国司法制度的“信任评估”,客观上对中国司法制度具有“他证公正”的象征 意义。

  正如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需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中国的司法制度也有必要获得其他国家的“信任评估”。中国已经 越来越深刻地处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格局之中,中国的司法公正与否,不但会对中国人的社会政治生活造成直接影响,也会 给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司法合作带来新的变化。如研究人士所言,全球一体化催发着全球性的法律与司法制度的重构,处在这个 过程当中,中国司法改革势必要反映全球市场经济体制的司法需求,体现全球司法文明发展的共通性因素,对固有的司法理念 与司法机制进行现代化的革新与改造,以期适应迅速变动之中的全球经济、社会与法律环境。只要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不逆转 ,中国推动司法改革以适应全球化司法需求的进程也将不可逆转。

  中国司法制度最近一次“重构”,始于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为与世贸组织的规则接轨,中国进 行了全面的立法、修法和法律清理活动,在司法制度的诸多方面向全球司法文明的共通性看齐,对传统司法体制的一些环节做 出必要的调整乃至适当的“妥协”,如在国内保留死刑的条件下,在与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等国签署双边引渡条约时,写入 了“死刑不引渡”的条款。通过“重构”,中国司法制度逐渐获得了包括加拿大在内的许多国家的“信任评估”,赖昌星遣返 案在加拿大一“赖”就是9年多,现在算是看到了结案的希望,这与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化司法改革、中国司法制度的“国 际信任指数”有所提高不无关系。

  据报道,随着近期中国和加拿大关系趋于“回暖”,有迹象显示,两国有关双边引渡条约的商谈已经取得较大进展, 如果引渡条约得以签署,像赖昌星那样的逃犯,以及一批长期隐匿在加拿大的中国贪官,都能够被顺利引渡回国。中加两国就 赖昌星遣返案进行的沟通与协商,或许未必对两国关于引渡条约的商谈起到了实际的促进作用,但既然两者取得的进展几乎同 步,赖昌星遣返案经历的波折起伏,当可视为中加引渡条约商谈以及中国司法制度“重构”的一个鲜活见证,也从一个侧面折 射了中国继续扩大开放,融入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推动司法公正和加强人权保障的发展方向。(作者系北京资深评论员,知名 杂文家)-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