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安徽14万调解员进村庄进社区 调解矛盾纠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9日20:45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合肥8月18日消息(记者张秋实 通讯员李友龙)从本月20日至10月20日,安徽全省1494个基层司法所和全省14万人民调解员,将进村庄、进社区,开展矛盾纠纷拉网式全面排查,及时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调处,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始发阶段,为建国60周年庆典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这次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将实现“四无”、“四不”的工作目标,即:无因民间纠纷激化酿成的自杀事件、刑事案件、群体性械斗和集体上访事件;小纠纷不出组(院)、大纠纷不出村(社居)、疑难复杂纠纷不出乡镇(街道)、重大群体性纠纷不出县(市、区)。活动期间,矛盾纠纷调解率要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要达到95%以上,调解协议履行率要达到90%以上。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优势,对易发矛盾纠纷的重点人、户、事、场所等进行分析预测,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各类潜在因素,做好提前防范。

  将辖区内矛盾纠纷的种类、特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以及涉及到稳定工作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反馈到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党委、政府依法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提供依据。要以跨区域的社会热点、难点矛盾纠纷和群体性矛盾纠纷为重点,采取定时、定人、定点、定责的办法,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排查。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档案,对排查发现的各类矛盾隐患,按性质和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分类,详细记入档案。同时密切关注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新情况新特点,在做好婚姻、家庭、继承、邻里等常发纠纷调处的同时,积极调解涉及土地承包流转、村务管理、征地拆迁、物业管理、医患关系、损害赔偿等热点、难点问题的纠纷,重点加大对信访突出问题、宗教族群冲突、企业生产经营、职工劳动就业、农民工维权、重点工程建设、经济领域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可能酿成群体性事件和引发赴省进京上访的重大疑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做好涉及生活困难群众、流动人口及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对象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抓好省高院、省司法厅联合出台的《关于规范民事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落实,做好民事案件、轻微刑事案件委托人民调解工作。加强与公安派出所、法庭、信访、土地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合力调处矛盾纠纷,确保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安徽省司法厅还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组织力量按类型、诱因、时间、地点、涉及人数、重点人员、事态发展预测等要素,逐案、逐人、逐项建立工作台账,详细记入档案,并及时采取疏导教育措施。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案落实具体承办人员,明确调处要求和调结时限,努力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对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群体性利益诉求问题,要教育引导当事人依法律、按程序解决问题,充分掌握重点人员动向,配合基层党政部门进行掌控、疏导,依法妥善处置。对已经调处的矛盾纠纷要巩固成果,做好回访、防止反复。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