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擦亮眼睛:警惕14种“电信诈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0日04:46  哈尔滨日报

  徐晓利 王英杰 本报记者 孙玉红

  近年来,随着手机、互联网等通信工具的广泛应用,不法分子采取拨打电话、编发短信、网上购物等方式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日趋猖獗。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共发生“电信诈骗”立案251起,同比上升58.43%,损失金额高达440余万元,上升59.04%。从受害人看,电话诈骗以中老年人为主,短信、网络诈骗以中青年为主。

  警惕十四类诈骗

  ———电话欠费诈骗。嫌疑人冒充电话局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将事主电话转接给所谓的公安局。假冒公安人员再谎称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账号已被人利用进行犯罪(如洗黑钱、涉嫌诈骗等),要求事主及时进行账户保护,并将电话转给某银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银行工作人员再要求事主将存款转到两个或三个银行卡的账号上,并让事主到ATM机上按其指令进行操作,实施诈骗。此类诈骗作案时间段一般集中在中老年人独自在家的周一至周五11时至16时;犯罪嫌疑人使用异地银行卡、电话卡作案,使用的电话多为019、00019开头的网络电话或“一号通”捆绑电话。

  ———“刷卡消费”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刚在某地(如××百货、××大酒店)刷卡消费5968或7888元等,如用户有疑问,可致电××××号码咨询,并提供相关的电话号码转接服务。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即假冒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及公安局金融犯罪调查科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户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所谓的更改数据信息操作,或是根据其电话指引进行所谓的加密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将受害者卡内的款项转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

  ———“通知退款”诈骗。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受害人资料后,以短信、拨打电话或电脑语音提示的方式,冒充税务局、邮电局、银行等部门工作人员,谎称要进行退税、退多收款等活动。在骗取受害者信任后,以方便从银行ATM机上利用转账操作退还费用为由,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存到其指定的银行卡,或利用受害人对转账操作不熟悉的弱点,转走受害人账户内钱款。

  ———“虚假中奖”诈骗。不法分子往往以公司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通过拨打电话或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受害人中了大奖,一旦受害人相信后回复查询,便称兑奖必须另外交纳所得税、手续费、好处费、公证费等各种名目费用,否则不予兑奖,利用受害人的贪利心理,通过电话指引受害人将所谓的中奖需要的各种名目费用汇款至其提供的账户。

  ———“低价购物”诈骗。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贪图便宜的心理,向受害人发送出售二手车等虚假信息,短信内容一般为:“本集团有九成新套牌走私车(桑塔纳、本田、奥迪、帕萨特等)在本市出售。另高息贷款、防身武器。电话××××××××。”待受害人拨打联系电话想要购买时,不法分子提出必须交定金、托运费等费用才能进一步办理,要求向其提供的账号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汇钱救急”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受害人家庭成员信息后,首先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诈骗。

  ———“引诱汇款”诈骗。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王先生”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有的事主碰巧正打算汇款,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可能未经仔细核实,便将钱直接汇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账号上。还有的事主因拖欠别人钱款,收到此类诈骗信息时,自认为是催款的,没有落实真实姓名,便匆匆把钱汇入该银行账号。

  ———“彩票特码”诈骗。不法分子拨打电话,响一声即迅速挂断,在受害人回电后录音提示:“欢迎致电香港六合彩……香港中心驻……办事处为广大彩民爱好者提供手机短信,透露密码。联系电话1395983××××。”或群发短信,谎称可为彩民、股民提供准确的中奖或内部信息,只需向指定账户汇入钱款,即可得到中奖号码或内线消息,以此骗取钱财。目前此类诈骗在城市已无市场,但在城乡接合部或农村地区仍有较大的诱骗性。同时此方式的变种已出现。犯罪嫌疑人选中奖概率较高的彩票类型,将1000种组合发至不同对象,对与中奖号相同的发信对象实施诈骗。

  ———“猜猜我是谁”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等手段获取受害者的领导、同事或亲戚朋友的联系方式后,通过网络电话任意显号手段拨打电话或进行QQ聊天,冒充受害者的熟人向受害者借钱。不法分子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说的人名冒充该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找受害者,当受害者相信以后,再编造“嫖娼被处理”、“住院急需钱”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

  ———“骗取话费”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拨打“一声响”电话:响一声即迅速挂断的陌生电话,一旦受害人回拨该号码,就产生高额的话费;或以短信形式发送“您的朋友13×××××××××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你拨打9××××收听。”一旦回电话听歌,就可能会造成高额话费或定制某项短信服务,造成手机用户的财产损失。

  ———“冒充领导”诈骗。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通过电话询问、上网查询等手段,详细收集基层企、事业单位以及上级机关、监管部门等单位主要领导的姓名、手机号码、办公室电话等有关资料。获取资料后,不法分子即假冒领导、秘书或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划拨款项、配车、帮助解决经费困难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配套费、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活动。

  ———“高薪招聘”诈骗。嫌疑人以招聘业务员为名,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事主一旦与其联系,便以收取“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为由实施诈骗。

  ———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取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

  ———贷款诈骗。嫌疑人针对需要小额贷款的群体,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贷款信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警方提醒诈骗可以防范

  注意保护隐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接到类似电话要冷静,想其他办法核实,老年人接到陌生电话,要告知子女或亲戚,共同商量之后鉴别真伪;子女要提醒父母,不要理睬陌生的电话和短信。

  网络电话、任意改号软件等具有不能回拨的特点,建议接到可疑电话时,找借口挂断电话,看是否能进行电话回拨,以此来断定是否为网络电话诈骗。

  根本不存在所谓“安全账号”,如有人冒充银行、税务、电信、公安等询问银行账号、密码,100%是骗局。你可以要求到其工作单位当面进行办理,例如营业厅、公安派出所等核实其身份。

  一旦受骗后要保存好相关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