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钟祥市彭墩村:迁村腾地 村企双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3日02:31  长江商报

  “湖北新农村建设典型巡礼”

  彭墩村地处钟祥市西南边陲,土地面积为10.5平方公里,现有农户317户1159人。近年来彭墩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迁村腾地工程,同时积极引进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村企共建”,走出了一条“全民参与、共同富裕、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成为现代农业改革开发示范区,被表彰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而昔日的彭墩村,却是一片萧条景象。2004年以前,彭墩村水瘦田薄,农事靠牛耕马拉,年人均纯收入仅2000元。仅仅3年,彭墩村的面貌是为何有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住宅向功能型转变

  开展迁村腾地之前,彭墩村宅基地2600亩,户均8.2亩,人均2.25亩。小的宅基地5亩左右,大院大宅的有近20亩,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如果全村农民分组集中居住,可新增耕地面积2500亩。2006年,他们决定把复垦土地与建设农民新村结合起来,开全省新农村建设之先河。

  在钟祥市国土资源局指导下, 彭墩村统筹制订了村庄建设规划和迁村腾地规划,聘请荆门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出《彭墩村村庄建设规划图》。同时,根据彭墩村地源条件好、土地面积大等具体情况,在充分利用土地详查及地籍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使农民住宅做到节地、紧凑、合理、适用、安全,实现由面积型向功能型转变。

  为整合资源,荆门市委市政府积极协调各级国土资源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国土资源局牵头,聚合各种涉农资金,统筹安排项目投入。近年来,通过资源整合,彭墩村修建水泥大道16.8公里,渣石道路22公里,实现了路相连,村组通,晴雨无阻;盖起了通路、通水、通气(沼气)、通电、通网的两到三层联排住宅楼;建起了污水净化池和垃圾处理厂,修建了多功能会议厅、图书室、老人活动中心、医疗服务站、农民休闲广场,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条件。

  村企共建形成完整产业链

  目前,彭墩村已打造出养殖、种植、蔬菜三大特色板块六大品牌产业:水禽养殖品牌,建立年产2000万只商品鸭苗的肉鸭养殖基地;家禽养殖品牌,建立年存栏10万只的蛋鸡场;生猪养殖品牌,全村饲养生猪过万头;渔业养殖品牌,年养殖特种水产品过百万斤;水稻种植品牌,实行无公害种植优质有机水稻6000亩;精品蔬菜品牌,建设蔬菜大棚2000亩。

  为解决实施迁村腾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所需的大量资金来源,彭墩村通过牵线搭桥,引进了民营企业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村企共建,并选举公司总经理、也是彭墩村人的张德华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通过企业和农户“捆绑”的经营方式,使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承担了带领农民、引导农民的职责,由企业提供全面的良种培育、技术指导,最后又由企业开拓市场,全程负责农产品的收购、销售。而企业也通过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一头牵住市场的手,一头牵住农户的手,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见习记者 李哲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