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主城花三十年给空气做了大扫除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4日01:21  华龙网-重庆晚报

  截至昨天,今年主城空气质量已有210天保持优良

  

主城花三十年给空气做了大扫除

  渝中半岛在蓝天白云的陪衬下格外漂亮。记者 冉文 摄

  截至昨天,主城今年空气质量已有210天保持优良。这条平淡的消息也许不会引起你的注意,因为蓝天白云已经常出现,现在几乎天天飘荡在主城上空。但只要去问问痛苦的呼吸道病人,去问问咳嗽不已的咽炎患者,他们可能对此非常关心。为了减少他们的痛苦,主城整整用了30多年的时间给空气做大扫除,到现在基本洗干净。

  空中曾飘荡致癌物

  1974年以前,全市还没有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部门,环境质量由市卫生防疫站不定期监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发现空气中经常飘荡着一种致癌物——“苯并芘”,浓度大约为每1000立方米1毫克。

  专家介绍,“苯并芘”主要来自于工业烟尘,它是一种高活性致癌物。进入人体后,除了少部分随粪便被排出之外,其余部分经过肝、肺转化,变成数十种代谢物,其中4种代谢物致癌。这种气体对市民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重庆环保志》记载,1973年至1983年,市卫生防疫站曾在主城开展调查,发现市中区(现渝中区)的肺癌死亡率比上海、沈阳的中心区高,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比远郊的北碚区高出近两倍。

  当时主城的灰尘浓度也高得吓人,《重庆环保志》记载,1965年8月至1966年8月,对南岸区的重庆水泥厂进行了一年监测,发现厂区周围平均降尘量达每平方公里每年217吨,大约是现在的27倍。南岸区李先生形容当时的情形:站在工厂旁边的公路上,只能看见巴掌大昏黄的一片天。穿着白衣服在外边走一趟,回来马上变成灰衣服,空气中始终弥漫着一股土腥味。

  科学家算了一笔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空气污染给主城每年造成的损失达5亿元左右。其中光是呼吸系统的医疗费,每年人均高达1.7元。当时市民的平均月薪只有100元左右,5亿元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

  清洗空气越洗越黑

  1974年,重庆市环保局正式成立。1975年11月,市环保局草拟《重庆环保十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逐步改造主城的燃料结构,减轻大气污染,从此开始了30多年清洗空气的历程。

  空气质量并没有立竿见影的好转,一直到1985年,空气质量反而有所下降,越洗越黑。

  《重庆环保志》记载,1985年的市中区,以及南坪、大渡口,空气全部属于严重污染区。周边的观音桥、小龙坎、石坪桥、杨家坪等,都属于较重污染区。

  如此严重的污染曾经使环保干部打退堂鼓,老环保人涂传益说:“我1988年从西藏调到重庆市环保局,过来后发现大溪沟电厂天天冒黑烟,遮天蔽日,交通噪声也让人无法忍受。和西藏的环境比起来,重庆污染确实太严重了,我想调个单位,不干了。”

  但涂传益最终没有走成,他在市环保局一呆就是21年,现在还没退休。他分析认为,当时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家家户户烧煤,大溪沟电厂、天原化工厂都位于城市核心区,也烧煤。重庆上空终日煤烟缭绕,无风。环保部门当时的能力也不够强,刚成立时没有局长,只有两名负责人,在文化宫里边临时办公。整个局只有一台车,要去检查污染,主要靠步行。

  生态文明西部第一

  现在的主城上空,不但重新出现了蓝天白云,晚上还能看见星星,呼吸道疾病大幅下降。涂传益说,这种变化是必然会发生的,因为现在市民基本不再烧煤,大溪沟发电厂、天原化工厂、建设厂、重钢、重庆发电厂都将搬迁到郊外,主城核心区彻底告别重污染企业。

  前几天,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推出全国生态文明水平排名,重庆位列全国第10,西部第一。对于这个排名,市环保局副局长张智奎保持低调,不作评价。但他表示,重庆的环境已发生了4个根本性转变。

  首先是全市人民的意识,已经从以前的重经济轻环保,变为经济和环保并重。在防治方法上,已经从"亡羊补牢"变为主动预防,所有工厂、工地启动之前都必须进行环境评价。从治理的规模看,以前是小打小闹,局部治理,现在是大手笔,高起点,从根本性的措施入手。而我市的生态恢复,也从以前的点状发展到面状,所以我们取得了生态文明水平西部第一的成绩,不值得惊讶。

  首席记者 刘邦云

  网络编辑:李平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