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厦门60周年见证:一份汇报稿保存近4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4日06:35  台海网

  

厦门60周年见证:一份汇报稿保存近40年

  

厦门60周年见证:一份汇报稿保存近40年

  

厦门60周年见证:一份汇报稿保存近40年

  台海网8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实习生 马径 李丹琳/文 吴晓平/图)筼筜港围垦工程完工后,省里组织了一场水利工程交流会,胡震雷作为建设者代表,在会上作汇报。为了这场汇报,胡老专门整理了一份手稿,手稿已不知所终,但当年的油印稿胡老保留至今,上面的落款时间为:1972年8月12日。

  这份油印汇报稿已经泛黄,但上面的字迹和设计图依然清晰,清楚记载了 海堤从最初策划到最后堵口竣工的每个细节。

  筼筜港围垦为了备战备荒

  “筼筜港围垦,这个工程很特殊,备战备荒为人民。”胡老说。

  如今,筼筜港围垦工程颇受争议,有人认为它破坏了生态环境。但胡老认为,评价一件事不能脱离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我觉得,筼筜港围垦工程,功大于过。”

  “当时物资非常匮乏,外部环境也不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政府首要考虑的就是温饱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大家的肚子。那时,粮食不够,到处种地瓜,中山公园里、鼓浪屿足球场,都种上了地瓜。”

  胡老说,筼筜港围垦就是为了造田种粮食。虽然后来没种田,但辟为新区,现在的湖滨北路、湖滨南路有一大半都是当时填出来的。

  烂泥层最深达到17米

  “工程建设最怕的就是烂泥,怕‘软基’,基础不扎实,后果很严重。”筼筜港里偏偏都是烂泥,平均有8米,最深达到17米。开工不到3天,东渡堤头填了不到20米就出现滑移。

  把淤泥挖了,工程量太大。最后,大家想出个好办法,抛沙。先在烂泥地抛2米厚的沙,经过10多天涨潮退潮的自然水压和沙的自重,使沙逐渐和淤泥结合,迫使淤泥里的水分排挤出来,增强土壤的固结性,然后再抛石填土方。

  “想出抛沙这办法后,我们先小范围试验。要抛多厚的沙,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固结,固结后可以承载多重,我们反复试验,最后成功了。”胡老说,当时大伙别提有多高兴。

  工程条件最差 施工却最顺利

  

  胡老参与了厦门许多条海堤建设,在他看来,“筼筜港围垦工程条件最差,但又是从头到尾最顺利的。高崎海堤、杏林海堤的建设经验,在这里都用上了。石堤截流、土堤堵口,都是一次性成功”。

  胡老说,大潮海水流速很大,石堤堵口就要选大潮开始转小潮时,利用大潮合龙,而土堤堵口恰恰相反,要在小潮时堵口。

  “杏林海堤建设时,大伙还不懂利用潮汐。今天明明已经堵好,第二天大潮过来就给冲垮了。后来大伙才明白,石堤堵口恰恰要在水流最大时堵,如果能经受大潮的考验,那就牢靠了。等到筼筜港围垦时,大伙已经明白这个道理,掌握了潮汐规律,一次就成功。”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