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宜州制定“变废为宝”大计 发展计划通过初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4日07:42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宁讯(记者李建超)“世上本没有废物,只不过放错地方的便成了垃圾,放对地方的就是金子”。怎么样“变废为宝”?宜州市开始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并请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为其制定《广西宜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8月22日,《发展规划》初审座谈会在南宁召开。会议邀请区内各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代表为当地如何“变废为宝”的发展规划出谋献策。

  “作为一个县级市,将循环经济发展上升到一个发展规划的层面,在广西还是第一个,甚至在全国都少有。”来自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文化厅、广西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们在发言时都发出如此感叹,他们对《发展规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意其通过初审,并按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上报审批。

  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咸仅说,宜州市的做法可谓是开了县域循环经济的先河,然而《发展规划》对怎么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循环”说得还不够明确。比如,怎么样从总体上考虑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怎么样才能符合环保的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又如何才能构建一个资源节约的体系以及建新型的消费模式?这些都还有待进一步论证补充。

  “产业和区域循环经济应围绕着产业发展的方向、要求、发展项目、目标来做规划。”自治区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玉丕民说,要在规划中着重讲清楚大家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发展规划》除了工业、农业、旅游外,还应有教育卫生的循环经济发展等内容。

  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唐正柱很看好宜州市的“刘三姐文化”旅游。“目前的宜州市旅游只停留在一个观光阶段。”他说,怎么样让人们吃出文化、住出文化、玩出文化,怎么样发展这一产业链的具体做法还有待研究。

  对此,宜州市市委书记韦国文说,除了这一整体的规划,他们还将请专家组对各个产业做出实施细则。

  为什么一个县市在几乎没有任何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要做出这样的一个经济发展规划呢?宜州市市长黄平权以桑蚕业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效给记者做了简要的说明。

  “宜州市是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市),但发展几十年下来却始终觉得规模小、技术含量低、资金能力差。”黄平权说,大部分初级产品——蚕茧都是销往江浙、四川一带。而且,养蚕留下的桑杆和蚕粪直接被农民丢到田间地头,污染环境。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残留物、拉长产业链,是他们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

  在2004年,宜州就请专家来研究桑杆、蚕粪的再利用。专家从桑杆中提练出叶绿素做成果胶,或揉碎用来发酵珍珠菇。桑粪也被用作有机肥,将这些“废”变成了“宝”。当地的蚕农们也大大增收。像宜州市庆远镇山湾村的韦玉君家从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种桑养蚕。2008年,他总共种了12亩桑树,每亩产桑杆大约有750公斤。每年种桑两造,一年算下来,他总共收18吨左右的桑杆,每吨桑杆卖150元,总共增收2700元钱。而养蚕产的桑粪每立方米卖17元,一年约97立方米,收入也达到了1600多元。这样,原来被扔在地头的废物变成了4300多元钱。

  “现在,市里引进了7家缫丝厂、3家蚕粪处理厂和1家食用菌生产厂。2008年蚕农的人均纯收入达到4032元,高于广西农民的平均水平。”黄平权说,虽然利用循环经济有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觉得只有将循环经济发展做为一项长期的发展目标,并请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为全市做一个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将它上升到一个规划层面,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经济。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