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被“潜规则”的究竟是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4日08:49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27岁的晓菲身高1.65米,五官精致皮肤白皙,是公认的靓女。4年来换过几次工作,但都是给老总当秘书。晓菲陆续相亲8次,对方一听说她曾给4个老总当过秘书,不是委婉提出分手,就是见面后没有下文。所有相亲对象都表示,看好她的长相和气质,不能容忍的就是她给老总当秘书的身份。(据8月20日《重庆晚报》)

  女秘书都被老总潜规则了?这当然是一个伪命题。地球人都明白,不需要争辩什么。但问题在于,世人都“认为”女秘书被潜规则了。意识形态上的“概念”与现实的结果肯定不是一回事,但意识形态却决定着人的选择。所以,新闻中的晓菲相亲8次没有一次成功;所以,记者随机调查发现,多数人都不愿意娶女秘书,“多都遭遇了潜规则叫人不能容忍”。而在这则新闻的背后,众多的网友跟帖也说明了这一点。

  是故,明明都知道“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女秘书”,但一想到女秘书,世人还是下意识地跟情人、二奶联系在一起。这当然是一种世俗的偏见。不过,任何一种偏见一旦成为大面积存在的、隐形的群体价值导向,就不是偏见那么简单了。

  如此,当然说明“女秘书被潜规则”的确是一种存在的潜规则,否则也不至于让大众“偏见”。只是被潜规则的女秘书总是少数(起码一开始是这样),除了少数人的丑态历历在目产生的辐射效应之外,在笔者看来,群体意识形态和话语的盲目跟风也无形中放大了这般潜规则,导致了舆情的以偏概全,从而反过来又助长了潜规则的风行,产生了令人尴尬的负面循环。仔细想想,很多盛行的潜规则大抵都是如此——譬如,给医生送红包,主动索要红包的医生总是个别,但当送红包的潜规则被放大之后,不该收的也开始收,不想送的也开始送了。一个人认为医生无红包便无医德,旋即引起众多意识的人云亦云,带动起一个送红包的群体。到了后来,凡是进医院的患者,不送红包心便不安生怕被潜规则。

  我们一边唾弃着被潜规则的女秘书,却一边对某些潜规则遵照奉行——这种吊诡的事和心态足以说明,被潜规则的其实不是女秘书,不是红包,而是世态人心。同样的道理,被妖魔化的也不是女秘书,不是医生,而是社会的正义秩序和道德伦理准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潜规则也不是一天流行起来的。某种意义上说,这终归也是一种“多数人的暴政”。事到如今,与其争论女秘书是不是统统被潜规则,还不如静下心来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被潜规则征服。被老总潜规则的女秘书与被潜规则征服的我们,其实并无太大的区别。

  □陈一舟(山东)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