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医院推行医务社工志愿服务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5日07:00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方芳 贾晓燕)在西方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广受欢迎的医务社工模式,正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尝试推行。昨天,医务社工在人民医院开展志愿服务已经满100天,累计参与服务的志愿者有534人次,服务时间651小时。

  昨天上午10点半,人民医院血液透析病房,40岁左右的李民(化名)正在接受透析治疗,旁边一个穿蓝色志愿者背心的小姑娘正在陪他聊天,从新疆旅游聊到家里的宠物狗,原本显得很漫长的透析过程在愉快的聊天中很快过去了。透析室要求无菌,家属不能陪伴,志愿者的服务消除了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李民说,希望下次还能得到这样的服务。这位小姑娘是北大医学院07级学生刘敏,也是人民医院首批医务社会工作志愿者之一。

  “当患者生病来到医院,不仅仅需要医务人员治好身体上的病,在心理上也需要得到社会关注。”人民医院院长王杉表示,医务社会工作作为医疗服务的全方位补充,将从社会健康角度对病人的心理援助、情绪问题的处理、解决病人及家属的心理问题等给予帮助。

  人民医院自4月2日起启动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固定的志愿者队伍已达到275人,其中既有医院内的医护人员,也有社会监督员、离退休老职工、医学院大学生和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中学生。年龄最大的已经72岁,最小的只有17岁。目前的服务岗位包括门诊大厅引导和透析病人陪伴服务等项目,不久以后还将陆续开展手术区等候家属的陪伴、图书车借阅、先心病儿童陪伴读书等一系列服务。

  “我今年67岁了,成为志愿者刚刚10天,上周参加了一次门诊大厅引导工作,早上6点40分到了医院,一共服务了77分钟,早上6点半到7点半是门诊大厅人最多的时候。”陈大中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退休职工,他说,成为医院社工前他接受了2个小时的培训,包括医院的楼层分布、如何引导病人等,最重要的是知道了志愿者不能做什么,例如不能给患者咨询病情。进行陪伴服务的志愿者还不能跟病人谈论病情、家庭情况和收入情况等。(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承担医务社会工作的志愿者不同于普通志愿者,为保证志愿服务的效果,人民医院对志愿者建立了培训体系、服务评价体系、服务管理体系等一整套制度。例如制定了严格的志愿者准入机制,通过遴选体系,充分了解申请者的政治背景、学历背景、职业背景和健康状况。还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志愿者经培训合格后可进行指纹注册,每次服务都要按指纹,以记录服务时间。对于每位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医院也有规定,根据情况不同分为一年6小时、24小时不等。服务中,一旦发现有志愿者违反志愿者管理相关规定,应视其情节严重程度,考虑取消其志愿服务资格。基于其严格的管理程序,人民医院志愿者服务团正式成为北京市志愿者协会的第364家团体会员。

  白大褂带来的是责任,而蓝背心更多是人与人的关爱。卫生部人事司2007年的调查显示,卫生系统医务社会工作尚处于萌芽状态,由于工作理念、运营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较大不足,使医务社工制度难以推广普及。卫生部表示,人民医院的模式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提供了可操作化的模式。RJ181 RJ066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