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顾新中国60年结婚证变迁:从奖状式到护照式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新中国成立后,一本结婚证成为婚姻的见证。60年来,这本(张)小小的结婚证从“奖状式”到“护照式”,从各地自行设计到全国统一印制,不同年代的结婚证,见证了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

  贺晓曦是一名典型的80后,27岁,新婚不到3个月。她从抽屉底层翻出了3本不同年代的结婚证,这些小小的结婚证书揭示了他们一家3代截然不同的婚恋经历。

  1955年借来钢笔拍结婚照

  1954年春节,贺晓曦的奶奶18岁,通过亲戚介绍,在老家乐至结识了一位从成都回乡过年探亲的皮鞋技术工人。第二年春节,两人再次相遇便是带上单位和生产队开具的单身证明,一起去县城里“扯证”。“你们咋认识的?分隔两地,又如何维系感情?”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奶奶竟然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办事认真的工作人员害怕这是包办婚姻,没有当场办理证件。事隔两天,爷爷奶奶在家人那里学到“标准答案”后再次前往。“我们是亲戚介绍认识的,虽然见面时间少,但是我们一直都保持书信来往。我们是自由恋爱的。”办证的工作人员确信双方自愿后,才笑嘻嘻地给二人办理了结婚证书。这是一张A4纸大小、字体为繁体字、基色为粉红色的“奖状”。

  爷爷穿上借来的军装,为了显得斯文,还特地借了一支钢笔挂在胸前,花几元钱在相馆照了结婚照。

  1981年结婚流行“三转响”

  1978年底,贺晓曦的父亲接班进入爷爷的工厂工作,每月的工资是17.5元。3年后的夏天,贺晓曦的父母在沙河堡街道办事处领取了一张荣誉证书大小、硬壳红底的结婚证书。一个月后,在成都水碾河的成都饭店,爷爷奶奶为儿子操办了一场当时算得上很不错的婚礼。“60元一桌的酒席,请了十二三桌。加上喜糖,总共花了不到1000元。”贺晓曦的父亲感触很深地对记者说,当时婚宴请客的对象主要以两家亲戚为主,“大家在一起吃顿饭,很简单。”

  贺晓曦的父亲说,1973年后,随着形势和潮流的发展和变化,当时结婚的新人都追求“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等。

  2009年一场婚礼花费10多万

  贺晓曦5年前大学毕业后,在成都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每月工资近5000元。她的丈夫小刘是一家企业的部门经理,年薪18万元左右。3个月前,他们的婚礼在九眼桥附近一家大型酒楼举行。

  除花了5万多元拍摄婚纱照以外,小两口还专门花3万多元聘请了婚礼公司主持婚礼,880元一桌的宴席包了40多桌,一场婚礼花费了10多万元。如今,他们领到的结婚证也十分人性化了,护照般大小方便随身携带。

  贺晓曦笑着说,现在的婚礼肯定和父辈祖辈不一样了。“现在婚宴也是一种交际。”贺晓曦说,父辈结婚几乎没有邀请亲属以外的客人,而他们现在除了双方亲友,还邀请了双方单位的领导、同事、大学同学,尤其是平时有业务往来的客户等等。

  早报记者陈天摄影赵霞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