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中国海军的驻泊地、潜艇出海通道、演习及武器试验区附近海域,总能时常发现美军各类侦察船的身影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海韬发自北京 8月26日至27日,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专门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中方指出,美方在中国专属经济区海域及其上空频繁的海空侦察测量活动是造成中美海空军事安全问题的根源,要求美军减少直至停止舰机侦察活动。
其实,作为支撑海上作战的前提条件,包括海底地形地貌、海洋重力、海洋磁力、海流、潮汐等在内的海洋环境数据,都是直接关乎沿海国国家安全的重要信息。而对于中国近海,美海军官员曾私下表示,“我们对它的了解程度甚至要超过中国大陆,这里就像是我们的‘后花园’”。
海上侦察中国潜艇
长期以来,为弥补18颗“白云”海洋监视卫星系统的侦察空隙、掌握第一手情报资料,美军十分重视军事侦察船的使用,并将其作为平时获取敏感战场信息的主要来源。
同时,随着1996年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的管辖海域范围大幅度拓展,中美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海域的侦察与反侦察形势日益严峻。
2001年南海“4·1”撞机事件、2002年“鲍迪奇”号事件相继发生后,美军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为了加强对中国海军潜艇的监视力度,从2004年开始除了美军“鲍迪奇”号综合测量船常年游弋在东海、黄海海域,频繁实施海底勘测、水声监听、收集海底和海流数据外,专门针对中国潜艇的美军水下探测船停靠日本港口的次数年年增加,从2004年的二十多次上升到2006年的四十多次。
2009年,美军的频繁抵近侦察终于再次造成中美海上对峙事件。3月8日,美军“无暇”号水下探测船在南海专属经济区与中方数艘船只发生对峙;5月5日,美军“胜利”号水下探测船在中国黄海专属经济区海域与中方船只对峙;5月11日,南海海域又传出美军“约翰·麦凯恩”号驱逐舰可能与中方潜艇“相撞”的消息。
空中“捕捉”中国预警机
自从中国空军装备预警机以来,美军相关机构就一直没有闲着,经过改装的侦察机经常在东海和台海上空“蹲守”。据报道,美军一直试图截取中国预警机的空对地信号,好交由技术部分破译后吃透中国预警机的真实性能。
日常担负截取信号任务的,是驻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第390情报中队的3架RC-135战略侦察机。据台湾媒体透露,这3架侦察机进行了特别改装,装备了用于捕捉中国的预警机信号的电子系统,并将侦察重点从朝鲜转向南京军区,在东海和台海上空飞行的架次大量增加。据中国空军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透露,美军前来的侦察频率一般为每周两次。
美军在中国沿海的空中侦察力量远不止与此。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早在2003年,除了3架RC-135,美军还部署了3架E-3预警机,另外美军高度机密的U-2高空战略侦察机在嘉手纳的数量也高达5架。此后,美军还多次加强部署,增加了各类侦察机8架。
美军不会主动停止侦察
美军在中国专属经济区海域的侦察活动从冷战期间一直延续至今,黄海、东海、南海,凡是中国海军的驻泊地、潜艇出海通道、演习及武器试验区附近海域,总能时常发现美军各类侦察船的身影。依托大型综合侦察船、水声探测船以及海底综合监听系统构成的侦察网络,美军力图对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规律、音响特征等重要信息实施全程、全维、全时段侦察与掌握,以确保美军在中国近海海区的情报信息优势。
针对中方的要求,由美军太平洋总部政策计划局局长鲁道夫·阿勒斯率领的美方代表团表示,愿通过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与中方继续探讨确保双方舰机安全的有效方法。客观地讲,期望美军主动停止在中国专属经济区的侦察活动,在近期恐怕很难实现。
有此间观察人士认为,中方应采取海洋立法与海上执法“双管齐下”的策略,采取多种措施将非法军事侦察活动“挤”出中国管辖海域,切实维护国家海上方向安全与利益。
《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