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地位的迅速提高,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自身,尚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邓亚君发自北京 从澳洲留学归来不到3个月的董女士最近常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国内的朋友很好奇,澳大利亚到底对中国怎么样?”她说,“这个问题太大了,我日常生活里对此少有研究,但我想把对它的好印象留在去年4月。”
那时,正值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堪培拉传递。董女士天未亮便和朋友守在堪培拉街道边,脸上贴着国旗图样,手中兴奋地舞动着红旗。“堪培拉不是巴黎。”他们喊出这样一个口号。
但如今,面对陷入低谷的中澳关系,董女士对这个国家集中流露出的不友好感到担忧:“澳洲,会走上欧洲老路?”
8月19日,因澳方坚持给热比娅发签证,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取消了访澳计划。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在中外交往的大舞台上呈现。
澳洲成了第二个法国
这也许是中澳关系变动最频繁的半年。5月初,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发布了新的国防白皮书。白皮书宣称,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过维护主权的需要,并认为中国发展军事力量是为了遏制澳大利亚的盟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力量。
尽管陆克文否认白皮书的发布指对中国,但以此为起点,中澳关系开始显著地急转直下。
今年6月,澳洲矿商力拓集团毁约中铝195亿美元注资,转与世界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合作开发西澳地区的丰富矿藏。事隔一个月后,包括力拓驻华代表胡士泰在内的4名员工,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中国公安部门带走。
就在间谍案对中澳关系的影响正在发酵时,7月底,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以“艺术”、“人权”为旗号,试图美化中国“7·5”事件的刽子手热比娅。对此,中国电影艺术家们以集体退出的方式表达抗议,而澳大利亚则坚持向热比娅发出签证,澳洲国家记者俱乐部甚至邀请她赴澳演讲。
“如果说起初中澳摩擦以商业摩擦为主,那么澳大利亚在热比娅问题上则一再触犯中国底线,致使两国关系跌至10多年来最低谷。”一位澳大利亚华人记者分析道。一个多月来,他看不出中澳关系在政治层面有回暖的迹象,因为虽然澳外长史密斯表示“澳大利亚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但陆克文8月21日仍立场不改地宣称“澳大利亚有权决定让什么人入境”。
时光若退回去年12月,陆克文的这一表态与当时法国总统萨科齐执意要见达赖的傲慢如出一辙。
来自欧洲的偏见
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邱震海已经数不清自己去年就中欧关系问题所接受的媒体采访了。
当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对达赖的偏袒、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曾一度让许多人不解:“欧洲怎么了?”
去年4月7日,郑若麟印象最深刻的一天。北京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受阻,身为《文汇报》驻巴黎记者,他带着一腔愤怒出现在当天下午三时法国电视五台《在空气中》节目现场。他以一敌四、唇枪舌战,当他提及西方19世纪以“自由贸易”和基督教的名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对今天年轻一代的影响仍在时,现场法国同龄人的无知令他震惊。
而正是一些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政客们正利用这些无知为自己形象加分。去年4月21日,巴黎市议会授予达赖“荣誉市民”称号。4个月后,“德国之声”华人女记者张丹红因“亲华言论”而被停职。年底,在中欧民意的激烈碰撞下,时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总统的萨科齐不顾中方强烈反对,于去年12月会见达赖,中欧关系陷入最紧张时期。
萨科齐显然没有从德国总理默克尔那里吸取教训。2007年9月,默克尔无视中方反对会见达赖,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研究所所长埃贝哈德·桑德施奈德事后惋惜地说,默克尔打破了中德长期以来建立的信任,要想再恢复如前就很难了。
如今,欧洲人对中国的价值观偏见还在继续。今年的“7·5”事件一个月后,郑若麟注意到“谎言正在被重复一千遍”,法国几乎所有大报及网络版,都刊登了由法新社或路透社发出的一条消息:热比娅在日本称乌鲁木齐“一夜之间1万人失踪”。
“所以在看不见的‘政治正确’红线下,东突、西藏问题仍将是西方今后高举的一张牌。”王帆说,要消除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很难。他表示:“欧洲国家政府总是在价值观和国家利益间相互平衡,当前者占上风时,就会对中欧关系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边界纷争暗流涌动
但中国因崛起而面临的“对手”不止在大洋彼岸。历史问题遗留的边界纷争,在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难以释怀的压力下又起波澜。
对中国社科院国际战略研究室副主任薛力而言,南海主权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但突然间成为这两年来最受媒体关注的话题,原因主要在于“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要求各缔约国在今年5月13日前,上报各国对海洋岛屿和管辖海域的主权申请,供委员会审议划界。”
在这一规定下,菲律宾参议院今年初通过法案,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为菲属岛屿;随后,3月初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登陆南沙群岛的弹丸礁(马来西亚称拉央拉央岛),首次以总理的身份宣示马来西亚“拥有”此片领土。2个月后,越南不顾中国反对,联手马来西亚向联合国提交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
“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军事实力的强大,南海周边国家正在谋求把南海问题尽量国际化,以弥补自身无法抗衡中国的不足。”薛力分析说,当西方公司与南海开发利益越来越密切相关时,南海问题的解决也越来越复杂。
中外的漫长海岸线上的主权纷争同样延长到了陆上。“如今,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已经结束了第13次会晤,每次会晤都是媒体聚焦的热点,可什么时候能达成共识呢?”有西方记者私下里交流。
中印边界问题——西方眼中“龙象之争”的一个领域。随着印度越来越加紧对藏南地区的占领和开发,印军在边境地区动作频频,中印边界上空似乎一直弥漫着一股火药味。而印度境内时有的“中国威胁论”,也令这一问题成为牵系两国关系与民众情感的关键。
“大局可控,地区上有摩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胡仕胜如是总结现阶段的中印关系。他说,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印利益交汇区、利益重合区越来越大,而重合区里还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真心实意的机制”,这一问题同样反映在中印边界谈判上。
这意味着,与南海问题一样,中印边界问题将是个漫长而反复的话题。
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心态
此外,近来中日间因钓鱼岛问题引发的领土摩擦也“间歇性地发作着”。8月26日公布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历史问题、领土争端依旧是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两大障碍。
不过,最近中日间的一次外交摩擦与历史问题、领土问题都无关。本月初,“世维会”主席热比娅窜访日本,随后据日本媒体报道,李登辉、达赖也将分别于今年9月和11月相继访日。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专家赵国军认为,日本频给“独派”亮“绿灯”,反映出与欧洲相似的“不适应中国崛起”的心态。
与日本相比,韩国对“中国崛起”也有焦虑,而它主要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争夺”上。从去年韩国韩医协会与中国争抢针灸标准、端午节申遗到日前韩国内掀起的所谓“收复满洲故土”的舆论浪潮。不少细心的中国网友发现,中韩之间的摩擦大多属于民间摩擦,容易伤害两国民众的相互感情。
西方还难以平等对待中国
闵贵植的说法道出了中国崛起给其他国家带来的战略上的调整。“作为与西方不同体制下的竞争对象,西方会本能地遏制中国发展。”邱震海说。
对此,王帆连抛出了三个问题,拷问中国自身对中外摩擦循环往复的反省:“我们已经学会和国外打交道了吗?我们表达清楚中国是在和平崛起吗?我们已经让对方明白中国崛起对双方都有益处了吗?”
至少在邱震海眼里,“中国和西方的整体气场与情绪场有冲突、混乱,还没有调整过来”。这表现在,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没有以历史的眼光看到中国在政治、文化等非经济领域的进步;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已经意识到“向世界说明自己”,但国际公关策略还需要调整,不能总是定位“宣传”。
学者们把中外摩擦笼统归纳为政治摩擦和经济摩擦,但一致同意二者经常会彼此影响。“就像去年中欧关系步入冰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欧贸易的开展,经济通常是手段。”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叶自成表示,“其实,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程度的扩大和深化,纯经济领域的摩擦是正常的,中国在这方面也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新规则的制定,维护正当的本国利益。”
但澳大利亚“力拓案”的政治化,让他质疑西方开始把价值观分歧延伸到一些商业冲突中。
邱震海则认为,现阶段暴露出的大多数中外摩擦归根结底反映了一个问题——中西方互相认知的变化。“这是一个中西文化、文明开始平视的过程。我们双方都要做好心理调适。而我们要做的是,在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秩序有一个足够的、恰当的定位后,能让西方真正达到对彼此文明的平等态度。”
《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