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官方表示67%民众支持汉字整形 网民称被代表

官方表示67%民众支持汉字整形网民称被代表
汉字调整 来源:新京报

  调查:你是否支持调整44个汉字写法?

  ■整形方案:

  “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唇”字的“厂”字头调整成了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

  ■网友回帖:

  网站调查显示多数网民反对汉字整形;而有关部门表示67%民众赞成。

  很快“被67%”再次成为了流行网络的红词,而一部分网友更是调侃表示,民意“被代表”了。

  ■专家点评:

  网友“被67%”的意见是一种误解;

  “我觉得一个字改还是不改恐怕不是以多数投票为主的,要看它合理不合理。我希望能够听到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8月12日,教育部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事件随即引发各界强烈反响。

  按照这份《通用规范汉字表》,“唇”、“琴”、“亲”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汉字“整形”方案一出,立刻遭到网友炮轰,有网友还用调侃的口吻对写法调整进行了讽刺。如“唇”字由半包围改成上下结构,网友评论“张扬个性的年代,不用掩口说话”等。

  民调打架 8成反对PK近7成支持

  在网络热议汉字整形的同时,网络中的民意调查也纷纷展开,在各门户网站的投票调查中,超过了50万人次参与了投票,新浪网的网络民意显示,有9成的网友反对汉字整形;凤凰网的调查结果显示,反对者超过了8成;腾讯网和中新网的调查显示逾八成网民认为汉字整形是“胡闹、穷折腾”;而中华网调查结果更是有98.6%的网民持反对态度。

  不过,参与此次《通用规范汉字表》工作的有关负责人曾透露,在教育部征集意见的最初9天中,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大众已对《通用规范汉字表》提出了近1500条建议和意见,其中67%赞成,反对的只有6%。

  一边是1500人的意见,一边是50余万人的意见,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引发讨论。很快“被67%”再次成为了流行网络的红词,“被整形”也成为了热议的焦点。而一部分网友更是调侃表示,民意“被代表”了。

  初步解释 67%只是阶段性数字

  昨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透露,67%这个数字只是个阶段性和进程性的数字,并不能代表最后结果,网友“被67%”的意见是一种误解。

  据其介绍,公布这个数字的当时还处于征集意见阶段,有意见的网友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传真、信函三种方式向意见搜集组反应。她介绍,8月31日24点,征集意见已经正式截止,所汇总的数据和上次公布的时候有较大不同。

  专家说了 改不改,投票说了不算

  对于网友众多的质疑和意见,《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师大教授王宁曾做出回应,“应该说这次我们是真诚地征求意见,不是说坚决不改或者说和大家顶着干。”

  她说,“我觉得一个字改还是不改恐怕不是以多数投票为主的,要看它合理不合理,要看它有没有道理。我希望能够听到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让我们在下一步修改的时候更好地去衡量,怎么做才能够既科学又好用。……所以每个人和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而我们要考虑到的是全社会。”

  她同时解释到:“我们调整的是印刷宋体字,在小孩教学的时候不是手写字模仿的对象,我们手写字其实用的是楷体字”。而其中一些汉字的写法调整,参考了台湾字形以及书法家的书写习惯。

  一语中的

  “专家改的不是汉字,是寂寞”

  关于杀字,“以前告诉学生下部的‘竖钩’像个矛,可以杀人,改成‘木’后怎么说呢,木棍儿也可以杀人吗?”

  反对者:人为地制造了新的文字混乱

  在8月2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聚会上,中国30多位著名的文字学家集体对《通用汉字规范表》科学性表示质疑并呼吁叫停,主要原因之一是担心“人为地制造了新的文字混乱”。

  小学语文教师赵新以“杀”字为例谈到“字形调整”或许会影响到汉字教学。“以前告诉学生下部的‘竖钩’像个矛,可以杀人,改成‘木’后怎么说呢,木棍儿也可以杀人吗?”

  在“百家讲坛”中讲《史记》出名的教授王立群和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先后在博客中撰文,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不支持态度。王立群表示,一旦汉字整形手术真的实施,中国大陆约有10亿人要重新学写这44个字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只要开了头,汉字就可以被一直动下去。“真想不到整容之风竟然刮到了汉字的头上来!下一轮将要被整容的还有哪些汉字?我们只能等着被整容了!无奈!现实中国真正需要整容的恰恰不是汉字!”王立群和张颐武的博文被很多网友力挺并转载,有网友评论到:“一语中的!专家改的不是汉字,是寂寞。”

  支持者:批评不能感情用事

  虽然反对声高涨,但是赞成“字形调整”的专家也不少。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曾召开《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与会多数专家认为,“字表”的出台对“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起了很好的作用。应借此机会向全社会倡导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把它提到“有法可依”的高度。

  汉字研究者李山川认为,对汉字笔画调整的批评不能感情用事,而要追根寻源。比如,将“杂”字改为“木”,“九”,“杂”字的意思就是多种树木相混合,故而引申出“掺杂”“交错”“不纯”等词义。

  对于这些专家的意见,教育部有关司领导曾表示,这也在此次征集意见的考虑范围之内,教育部将充分尊重民众的意见。日前,征集意见日期已经截止,汉字“整形”到底整不整得成功,即将见分晓。

  (本报记者 张晓晶 郭晶晶)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汉字 整形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