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元龙:多灾易灾更需灾害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4日11:30  观察与思考

  灾害意识的提高,可以避免不少悲剧,对整个社会减少抗灾救灾的成本大有益处。

  经常被人问起,是不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才有那么多自然灾害?也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前几年就这么解读,告诉人们气候变暖了,所以灾害多了。最近又换了种说法,谓近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造成各种各样自然灾害。

  对此,笔者以为,其一,灾害多发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所致,那么如果气候变冷,是不是就没那么多灾害?其二,极端气候事件多了,灾害增多,那么如果气候事件不极端,是不是就不发生灾害?其三,似乎只是到近年灾害才多起来的,是不是过去没有那么多灾害?其四,更要命的是,按这样的说法,我们现在只要把气候问题解决好,灾害似乎就会少下去。于是,其五,就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所有规划、建设、工程等领域的减灾工作便放在一边,减灾教育、自救互救能力的培育就变得可有可无。其六,更有甚者,本来人为造成的失误都可以推到天灾身上。常见的报道就是,由于连续降雨什么什么的……

  是否真的如此?其实不见得。看看一部中华民族历史,记载了多少灾害事件。在中国历史上,至少出现过夏禹灾害群发期(公元前2000年前后)、两汉灾害群发期(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明清灾害群发期(1500年至18 00年)、清末灾害群发期等四个比较明显的时间段,而灾种主要以水、旱、蝗灾为主。邓云特,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邓拓,年轻时写过一部著名的《中国救荒史》,至今仍是救灾工作的必读书目。他有统计,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37年,我国共发生各种灾荒5258次,其中水灾1058次,旱灾1074次,蝗灾482次。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灾易灾的国家。这跟目前什么气候变暖实在构不成充分必要条件。

  更为严重的是灾害的后果。常因灾荒致使人相食,白居易《轻肥》诗云:“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常因灾荒造成农民起义而致政权更迭,汉字的“饭”字,便是无“饣”就反。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多见的。

  灾害多发及其严重后果,如果要找原因,最主要的是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势特点和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在这一地理位置上,冬季占控制地位的天气主要是极地大陆冷高压及其伴随的极锋或次冷锋,表现出降水少和低温、干燥等特征,尤其是寒潮或强冷空气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夏季则主要是大陆热低压、副热带高压、热带低压、热带气旋、东风波等,表现出高温、湿润和多雨的特征。其间常发生的持续暴雨或局部强降雨,又常常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热带气旋所挟带的狂风暴雨,极易引发风灾和洪涝灾。因此,季风气候特别是冬、夏季风的异常变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地势特点是另一诱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呈四级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的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第三阶梯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左右,第四阶梯为大陆架浅海区,水深大都不足200米。这种巨大的落差以及丘陵地形,极易引发洪涝、滑坡等地质灾害。

  面对多灾易灾,可以开出很多药方,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但最重要的,其实是灾害意识,不可或缺。就是做任何事,谋划任何行动,大至政府作城市规划、搞工程建设,小到企业个人建房造屋、出行游玩,都要把灾害风险考虑在内。

  事实上,我们的灾害意识非常薄弱。一方面,国人对灾害危害定性分析多,但正如黄仁宇先生所指出的,缺乏对数目字的管理。人和动物、植物往往混在一起,互相等同,在说明古时人命不重要的同时,也说明我们是一个农业国,人以田禾、牲畜为生。但既无对灾情计量,也无对防灾救灾工作评估的后果是,容易遗忘,容易忽视灾害的风险,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发生灾害后,常见媒体采访七八十岁的老人,说长那么大,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洪水;或说几代人都住在这里,山都是安全的。这实际上反映了灾害意识的不足。一些城市新区建在低洼地,经常小雨成河,大雨成洋;有的人把房子造在行洪区内,或在地质灾害点旁,结果是风雨无情,生命不再。如果用灾害风险的眼光去考量,说明硬件建设方面灾害意识的缺乏。软件方面,就是减灾教育的缺乏。教育的目的是让社会公众学会自救互救,就是要有简单的实用技巧,没有技巧的教育是空的,也不可能取得效果。再一个,就是通过制作预案,提高灾害意识。乡村一级做救灾应急预案,不需要做文章,大话套话统统不要,要实用管用,村中有多少隐患点,直接受到影响的有多少人,一旦预警后转移到邻居家,还是避灾场所?到避灾场所的路怎么走?不是条条大道都通罗马的,在灾害发生时可能只有一条最安全。这样简单明了的预案,经常作些演练,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灾害意识自然而然就会提高,可以避免不少悲剧,对整个社会减少抗灾救灾的成本大有益处。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