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非常常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4日12:22  中国改革杂志
非常常州
非常常州

  非常常州

  策划/《中国改革》编辑部

  采写/《中国改革》记者魏群杜娟程若曦吴飞

  常州,左右江湖,贯通河海,“八扈名都,三吴重镇”、“苏常熟,天下足”,这是一片被眷顾的富庶之地。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这是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就连它的自然形貌也充满了诗情画意: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常州,从高处往下看,像是一把琵琶。

  吴祖光、周有光、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刘海粟、华罗庚、李公朴……有学者统计,常州所出的杰出人才数,位居全国第四位。

  一个有底蕴的城市是可以赢得尊敬的。难怪有人将“厚德载物”、“厚积薄发”送予了常州。

  从2500年前延陵季札在此开邑,这位因“三次让国”、“冢树挂剑”而名垂青史的先贤积淀了这座城市谦义的性格。

  而盛宣怀、刘国钧两位工商业巨子的出现,继承的是常州学派的“经世致用”,这一基因给中国带来了一次又一次次惊喜。

  上世纪20、30年代,常州上演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罕见的奇迹”。

  及至70、80年代,乡镇和村办企业又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这片江南土地上——这便是“中国奇迹”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苏南模式”。

  这片只占江苏省国土面积4%的地方,曾经创造了全省一半的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小桌子上唱大戏”等常州经验,被写入经济教材。作为全国中小城市的经济样板,常州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形成了以纺织、轻工、电子、机械加工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拥有2500多家工业企业,职工25万余人,年产值超过50亿元。当时有人这么形容常州人:穿名牌衣料,盖名牌面料,骑名牌车子,背优质照相机,拎优质录音机,家里还放一台幸福牌电视机。

  在80年代,东风牌拖拉机曾经创下过连续使用9年不出故障的空前记录,常州的农机产品也由此成为国内市场上的紧俏物资。从常州拖拉机厂的销售科到工厂大门,只有短短50米。不管是谁,只要有办法拿到提货单,走到门外就能赚上小半年的生活费。

  在前一阶段的改革中,常州以领跑者的姿态率先跑完了第一棒。

  随后,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大批三资企业、以温州等地为代表的个体私营经济,开始全面竞争“常州制造”。近水楼台的苏州在外资的带动下,迅速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业基地;而常州的近邻无锡,则凭借着远比常州强大的县级经济在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

  作为共同开创了“苏南模式”的三兄弟之一,常州似乎黯淡了。

  然而,这里的人从不服输。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事事争当一流”是他们血液里的基因。他们从未放弃赶超的雄心和努力。

  而且,常州的民营经济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这是常州人最大的骄傲,也是常州未来发展的内生力量。创新是常州发展的最大机遇,当地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为此不遗余力。

  下一个阶段的改革中心与重心将转移到政府的自我改革上来。如何从经济型建设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已经成为下一轮竞赛的关键。好的市场经济终归是与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相联系的。

  正在朝着2011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前进的常州已经在有意识地往这个方向努力,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作为率先完成全面小康后的转型与探索,这或许能为中国其他城市下一阶段的改革提供借鉴。

  常州作为样本的意义,当然重大。■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