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田桂丹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朱元斌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住房保障办了解到,此次广州市推出的590套最靓经适房,共有30户家庭弃购。弃购原因大多是没凑齐首付,或考虑到无法负担首付,无奈退出。对于部分申购家庭希望提取公积金做首付,市住房保障办副主任黄信敬表示,将就此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协调。
“有人弃购不能说经适房本身失败”
住保办将逐户
登门调查原因
对于弃购现象,市住保办副主任黄信敬表示,他们将与科研机构一起逐户登门拜访,调查原因。
小部分家庭因经济原因放弃购买党恩新街和万松园经济适用住房的,将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如符合廉租住房保障的,将通过安排入住廉租住房,或向其发放租赁补贴由其自行租房;二是研究经济租赁住房政策,采取先租,待有能力时再购买的方式解决住房困难。由于经济租赁住房涉及建房资金等问题,尚处于政策可行性研究阶段。“等有足够房源,再推出经济租赁房”,市住保办为此尽量缩短工期,以更快建出更多保障房房源。
今后将划定准购时间点
黄信敬表示,“弃购者主要是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买不起并不能说经适房本身失败。”他说,有专家称困难家庭买不起经适房是政府制度设计的大笑话,却没有想到,困难家庭的理财思路不一样,有的家庭不能把钱全部用于供房。他说,现场没有出现开着奔驰、宝马一挥千金来买经适房,恰恰印证了广州对申购资格审核的严谨。
此前有申购市民反映:有后申请家庭分数较高,反而排到了先申请家庭的前面。对此,黄信敬表示,确实存在这种“后来者先上岸”的问题,今后在项目推出时将限定一个时点,在该时点之后申请的家庭不纳入该次销售范围。
此外,处于轮候状态的申请家庭如住房、收入、人口等发生变化,应在变动之日起30日内向街道办申报,重新进行评分轮候。党恩新街和万松园项目共有9个家庭被取消资格,就是因为其家庭居住状况发生了变化,有的不再符合保障资格,有的评分要往后靠,但这些家庭却未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申报。
保障性住房无断供现象
黄信敬表示,自1986年实施住房解困工程以来,市住保办牵头建的保障性住房已逾200万平方米,2万多套,从未有断供现象。“低收入家庭往往将拥有一套自有产权住房作为全家甚至是几代人的追求,供房更有诚信。如果不是特别困难,这些家庭购房一般不会断供。”
弃购家庭各有苦情
月供千元 无法负担
住户:党恩新街212号 叶先生
希望:能住上月租300~400元的政府租房
担心不能负担1300元左右的月供,排名212号的叶先生放弃了党恩新街经适房。叶先生今年49岁,与妻儿三人借住在叶太姑妈租的公房里。房子位于文德路某宿舍楼6楼,总面积17.8平方米。全家就叶太姑妈一间“房间”,还是由厨房改的,里面只放得下一张自行搭建的小床。
而叶先生一家三口甚至连床都没有。他们在2.8米高的客厅上方隔出大概80厘米高的小阁楼,隔板直接当床睡。在坐不直身子的阁楼中间,再隔块小木板,让叶先生两公婆跟儿子不至于睡通铺。小木板上还装了个抽风扇,将儿子这边的空调风抽一点到叶先生这边。
儿子今年27岁,因为没房,谈了多年的准媳妇都吹了。“后来他怕了,现在都不敢拍拖”。叶先生家很想搬离这间借住了10年的房子,却苦于没钱,已经两次弃购经适房。叶先生家现在月入3000多元,但儿子工作不稳定,所以不敢买月供超过1000元的房子。“首期还能去借,月供真的不敢想,万一有什么病痛,连吃饭都成问题”,叶先生说。
住保办:
广州市正在研究出台政策租赁房,解决像叶先生这样的“夹心层”住房问题。但目前尚无时间表。今年年底,广州市推出的大塘、郭村等经适房户型较小,希望叶先生到时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不过,叶先生已弃购两次,若再弃购一次就要等2年后才能再买经适房,所以要慎重。
中风花光4万首付
住户:党恩新街46号 谭伯
希望:希望能就近分到廉租房
谭伯一家五口人,租住在荔湾区杨巷路一套27平方米的平房里。谭伯和老伴都是盲人,住在客厅间隔出来的一个房间,儿子三口住在一个人刚能站直身的阁楼里。房子没有厕所,只能去旁边的公厕。
谭伯的儿媳陈女士说:“下雨房子渗漏是我们最头痛的事。”她指着阁楼里一堆塑料布说:“每到下雨,我们就用塑料布挂在阁楼顶上接雨,蚊帐上也常年铺着塑料布。”房子通风很差,特别闷热,小阁楼还没有窗户。因为冲凉房没有窗户,家人洗澡时还发生过煤气中毒。
申购党恩新街经适房时,他们以112分排到了46号。原想着能买套房改善居住条件,但前段时间谭伯中风了,家里辛苦筹借的4万元首付,全部付了医药费,现在根本没钱买房。
住保办:
谭伯家里有两位三级以上残疾人,条件足够申请廉租房。但由于谭伯家不是低保户,月租为2元/平方米。在他们提出申请后,争取1个月左右给他们分廉租房,但具体房源位置暂不能确定。谭伯也可以申请廉租房租赁补贴,自行在家附近租房。
小户型都被挑光了
住户:万松园78号 李先生
希望:公积金可拿出来交首付
李先生一家三口栖身于康王路一间砖瓦房天台,还是一间面积仅14平方米的铁皮搭的违建,屋内摆了一张单人床和一张双人床基本就满了。李先生说,“现在这种天气,如果不开空调根本没法呆人。”
李老太说,儿子一家在顶楼住了21年。因为房子太小,20岁的孙子周末都不愿回家,宁愿呆在学校。这间铁皮屋虽然能住人,但没有产权,“下雨很害怕,打雷就更担心了”。
李先生想买万松园31万左右的小户型,排在78号。选房那天早上10点半,他提前了两个半小时到场,但看着70平方米的房子一间间被挑走,每一分钟都是煎熬。到了只剩最后一间72平方米的房子时,73号出手了。“当时什么心情都没有了”,剩下的全是大户型,与李先生计划的要多出20万。
李先生家庭月收入2000多元,还在读书的儿子每月需要800~1000元生活费。此外,他凑到的首付也就8万元左右,不够支付大户型。
住保办:
万松园的房子少,如果李先生当初在党恩新街申请,也许就能买到小户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