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学者著书预言中国模式将影响世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7日08:52   经济参考报
美国学者著书预言中国模式将影响世界(图)
《中国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左)和多丽丝·奈斯比特在和中国读者交流

  《大趋势》作者中国论大趋势

  约翰·奈斯比特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未来学家,带着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堪称神奇的“内容跟踪分析法”创作了《中国大趋势》。9月3日,他将历经三年的这部著作呈现给了中国读者。

  27年前,约翰·奈斯比特因《大趋势》闻名于世,目前已成为社会中坚的很多人都还记得,《大趋势》这本书当年是如何风靡世界,并席卷了中国。现任国务院新闻办三局副局长的吴伟女士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的她,同中国的学子们一样,对《大趋势》趋之若鹜。

  80岁的约翰·奈斯比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得多,背微驼,但思维敏捷,身上透着股神秘的力量,他似乎拥有一个可以洞悉未来的水晶球。他在《大趋势》中预言了十个大趋势,大部分已成为现实,其中“网络社会”和“全球化”两大趋势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今天,约翰·奈斯比特的《中国大趋势》,向我们揭示了他从神奇的水晶球所看到的中国的未来,由不得你不对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

  促成《中国大趋势》的两个关键人物

  促使约翰·奈斯比特下决心创作《中国大趋势》的两位人物,一位是前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一位是中国商人王巍。

  1996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中南海与约翰·奈斯比特进行了私人会谈,在谈到台湾问题时,约翰·奈斯比特说:“江主席,台湾是个小故事,但它讲的很好。大陆有个大故事可讲,可惜讲得很糟。”

  江主席沉思了一下说:“你为什么不来讲这个故事呢?”

  由于种种原因约翰·奈斯比特并没有做好准备。

  10年后,他与中国商人王巍展开了一次对中国及其未来的热烈讨论,最后王巍向其建议:“关于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前景的书籍简直是不计其数。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您在《大趋势》一书中所做的那种分析。您为什么不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写一本关于中国大趋势的书呢?”

  这一次约翰·奈斯比特做好了准备,为创作《中国大趋势》他在天津成立了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并精选出28名大学生为其搜集整理大量关于中国基层的消息。他抛开西方人的视角和态度,不带任何成见,对中国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感兴趣,很多中国人都熟视无睹的事情,对这个老外却很新鲜。

  构成《中国大趋势》的核心是八大支柱,即“解放思想、纵向民主、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公平、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这八大支柱正是支撑中国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基础。

  中国模式正挑战西方治理方式

  源于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西方特别是美国宣称的西方民主是否是最好的执政方式。著名作家《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论述美国在面对绿色革命时透露出的无奈:“美国的民主制度反而成为了一种障碍。”他甚至感慨“做一天中国真好”。美国投资大师罗杰斯在接受日本《呼声》采访时也表示,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像资本主义,而美国反而变得越来越社会主义。

  那么,中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模式?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使他开始怀疑西方现代民主是否是惟一可接受的民主形式。进而认同中国所展示的与西方不同的、诱人的发展模式。并预言,假以时日,它很有可能成为对西方民主治理方式的一种真正挑战。

  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与中国人民自下而上的参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政治模式,称之为“纵向民主”。支撑中国新社会长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也是最关键的支柱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这是中国稳定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独特的政治理念的关键。

  作者进一步分析,如果中国建立的是西方式的横向民主体系,那么大量精力会被浪费在竞选的争斗之中,大批候选人会提出无数个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在中国,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混乱,这是珍视和谐与秩序的中国人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中国没有以民主改革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分裂局面,而是在一党执政体制内进行了调整。通过倾听自下而上的声音并且保持高层的决策权,中国以这样的政治体制才能走出贫穷,实现现代化是最好的选择。

  中美两国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美两国比任何时候的关系都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约翰·奈斯比特预言:“两大强国将不再是敌人,而是在经济相互依存的世界中的合作伙伴,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他认为,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舞台主角是美国和苏联,它们所扮演的是对手的角色。苏联分崩离析后,中国则是美国唯一的潜在挑战者。

  他在《中国大趋势》书中分析到:美国是一个GDP高达14万亿美元的经济大国。而日本、中国和德国的GDP都在4万亿至5万亿之间。中国刚刚超越德国,GDP上升到第三位,它很可能很快超越日本,跃居第二位。德国和日本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明显的增长,甚至还可能出现萎缩。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是中国的增长速度会快得多。中国和美国将成为世界两大经济巨头,把其他所有国家抛在身后。

  教育和面子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障碍

  《中国大趋势》认为中国能否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体制的转变,必须把学生从家长制、以考试为中心的体制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独立思考。如果教育和其他机构依然坚持等级森严的家长制制度,那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过于强调死记硬背,非常重视考试成绩。“这可不是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沃土。”

  “创新行动”所面临的另一挑战就是要彻底改变犯错误就意味着丢面子的心态。

  约翰·奈斯比特在书中描绘了一个有趣的场景:一家公司老板训斥一位工作出问题的员工。在美国,被训斥员工会把批评抛诸脑后,或者当做动力激励自己拿出更出色的表现。而在中国,被训斥员工面对批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需要的是维持自尊,也就是他的面子。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两种性格孰优孰劣,不好判断。但这两种人物将在全球市场展开竞争,迄今为止有一点已经很清楚,大胆无畏者最有可能占得上风。

  《中国大趋势》强调,尊敬与服从也许在生产线上是非常可贵的品质,尊敬祖先、长辈、上级和同事也许也是符合社会要求的品质,但是现代科技创新需要有人去质疑前人的观点和老板的命令。论资排辈与家长制思维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一流创新国家的最大障碍。

  约翰·奈斯比特小传

  约翰·奈斯比特是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埃森哲评选的全球50位管理大师之一。约翰·奈斯比特的阅历丰富,他有着哈佛、康奈尔和犹他三所大学的教育背景。1963年,他被肯尼迪总统任命为教育部助理部长,还曾任约翰逊总统的特别助理。主要代表著作《大趋势》,与威廉·怀特的《组织的人》、阿尔文·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并称“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三大巨著。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国模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