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SMG深度105专题 > 正文
最近,关于碘盐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国家曾是世界上国民缺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碘缺乏病人口曾占到世界的40%。从1994年开始,我国推行全民食用碘盐,但在今天,当这项政策推行到第15个年头时,种种疑惑却随之而来,一些医院的外科大夫们发现:患甲状腺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了,他们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与长期补碘有关呢?
碘过量,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1994年,国家正式颁布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食盐加碘作为一项公共卫生政策确定了下来。到1995年,除了西藏以外,在全国都实施了食盐加碘。
然而,15年的全民补碘,虽然使得因碘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大大减少,但同时很多医生发现,甲状腺疾病的整体病例却是不减反增,取而代之的是碘过量导致的疾病。
食盐加碘若干年后,甲状腺疾病却不断增长的情况不但发生在上海,还包括江浙等沿海地区。2007年,浙江舟山人民医院特意对1389名城镇居民进行了B超和尿碘检测。结果显示,舟山地区城镇居民的尿碘中位数为320微克/升,而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对人体碘摄入量的划定,是不超过200微克/升。
今年8月以来,媒体关于"碘盐可能致病"的报道不断升温,这是涉及到每个人身体健康的大事,民众对此极为关心。一项网上调查显示,85%的人认为,可以取消食盐强制加碘,近89%的人表示,今后会减少吃碘盐。不过,卫生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甲状腺癌与食盐加碘有关的说法缺乏证据。而且从1995年以来,国家每年都会进行碘营养和病情监测,根据监测发现的问题对防治策略进行必要调整。目前,我国已在绝大多数的高碘地区停供了碘盐。
那么,对于仍在实行碘盐的沿海地区居民来讲,究竟该怎么办呢?
邹淑蓉负责上海地区碘营养水平监测工作。在她看来,目前,我国碘盐中含碘浓度每千克为20到50毫克,以城市居民平均每天吃11克盐,农村居民每天吃17克盐计算,每人每天摄碘量达到220到850微克,这的确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千克150到300微克的标准。但从膳食中摄入的碘,会因烹调、人体代谢等因素造成损耗,所以不能单纯以此作为评价人群碘营养水平的指标。因此,有些媒体提出的补碘过量并不客观。
据邹淑蓉介绍,上海在2002、2004、2005年开展的三次监测中,人群尿碘含量每升都不到200微克,属于最适宜的碘营养水平。但是,在临床医生们看来,这些4年前的数据,不一定能真实反映目前上海市民碘摄入量的实际情况。甲状腺疾病尤其是肿瘤的不断增多,固然与现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工作压力过大等多方面因素相关,但碘的过量摄入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很多病人化验下来都是尿碘超标。
而据邹淑蓉介绍,上海市确实也准备最近在全市开展一个覆盖面较广的调查,调查结果将作为制订地区碘盐浓度标准的依据。也就是说,假如目前推行的碘盐浓度标准并不适合上海的实际情况,那么,当地部门可以向卫生部提出备案,然后实施新标准,该调查结果预计会在明年初出庐。
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还遇到一个大难题。由于国家实行强制销售有碘盐,人们如果要买无碘盐的话,必须到指定的医院或销售点才能买到,有的地方还要凭医院开具的不适宜吃碘盐的证明,十分不便。
那么,无碘盐究竟哪里可以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