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9日电 今天是在毛主席逝世33周年纪念日,各界人士以各种方式发起或者参与纪念毛主席,或前往毛主席纪念堂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或者自行举办“毛主席像章展”,或者写文纪念,或者在网络上发起跟帖纪念。
数万群众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 嫡孙一家献上鲜花
今天,北京阳光明媚,早晨凉风习习,中午铺洒而来的阳光却让人们不能不举伞遮阳。7时左右,在纪念堂门前就已经出现了长长的队伍——前来瞻仰毛主席遗容,从纪念堂北门排到南门。等待瞻仰的人们很安静,即使说话,也都是轻声细语。
据此间媒体消息,截至上午11时30分,毛主席纪念堂接待了2万多人瞻仰并纪念毛主席遗容。95岁的山东聊城的老人不到5点就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前排队。年迈的老人静静地坐在家人准备的小凳子上。老人的儿子告诉记者,今年95岁了,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北京看一眼毛主席。
毛泽东唯一的孙子毛新宇大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夫人刘滨以及六岁的儿子毛东东今天也到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敬献鲜花,花篮上的缎带落款还有毛新宇刚满周岁的女儿毛甜懿的名字。 1
从故乡到网络,各地群众以各种方式追思毛泽东
在毛泽东故乡韶山,2009年不仅要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韶山的发展巨变之外,还发起“我是主席家乡人、我为主席家乡添光彩”系列主题活动,以纪念“毛主席逝世33周年”。另外,也借此机会教育、培养、促进、引导、陶冶市民文明素质。
在烟台,市民自发组织的“毛主席逝世三十三周年纪念活动”在烟台芝罘区虹口公园举行。市民们通过唱“红歌”、诗歌朗诵等形式来怀念毛主席,重温革命时代。组织者齐维麟介绍,每个周日下午两点半到五点他们都会在这里唱“红歌”,追怀心中那份美好的回忆。每周的红歌会都会进行五个小章节,其中包括红色歌曲专题欣赏、个人红歌展示、小合唱、朗诵以及个人演奏。
毛主席像章一直是热门收藏,尤其是不少收藏者不是只贪图像章作为文物的“价格升值空间”,而是本着对毛主席的崇敬和热爱去收藏,对收藏品往往是爱惜有加。永济市蒲州镇程胡庄村退休干部张德忠在自费创办的“惠民书屋”里,展出了珍藏的各个时期的的200余枚毛主席像章,吸引了众多村民前去观。
张德忠说,举办这样的展览旨在纪念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33周年,回眸新中国成立60年来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激发大家爱党、爱国、爱家乡热情,争做文明市民,建设和谐家园。
另外,永济书法家卫东执笔撰写一书法长卷,全长23米。该长卷收录了毛泽东主席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著的62篇诗词作品,共计5600余字。众多市民和书法爱好者都争相观摩。
“天涯社区”等社区网站也在今日发出“纪念毛泽东逝世33周年”的“主题转帖”。一位叫“天涯无我”撰文纪念毛主席,言辞慷慨激昂,高度赞扬的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及其人格魅力。网友都踊跃呼应,“送上一朵美丽的白色菊花”,深切缅怀毛主席。
毛泽东走下圣坛 外孙女:还原情感丰富、人性化的毛泽东
电影《建国大业》日前在北京举行试映,香港媒体评价说,这部电影较大突破是将领导人的处理手法有别于同类电影,如讲述收到冯玉祥遇难消息后,毛泽东气得踢翻了水盆,周恩来更大骂手下“都是猪脑袋”,这些“走下圣坛”的场面确难得一见。
另外,在已经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解放》一剧中,毛泽东也与妻子江青、女儿李讷等家人有很多温馨的桥段,让人感受到领袖既平实又伟大的一面。
毛泽东的外孙女、李敏的女儿孔东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努力要做的,就是还原外公的人性,“而不是外界传扬的神话,他是个领袖,同时他也是个丈夫、父亲和我的外公……”
1960年,孔东梅的哥哥出生在中南海。毛泽东煞是高兴,时常抱起小外孙亲个没完。然而江青却一贯对贺子珍与毛泽东的女儿李敏一家冷漠置之。李敏考虑再三,向毛泽东提出搬出中南海。毛泽东听闻,颇有感触:“手心手背都是手上的肉啊!”
对于外祖父,孔东梅说,“大家都说他是个伟人,这毫无疑问。可是我从看外公给外婆写的信等等渠道,渐渐了解到,他也是一个父亲,也是一个丈夫,他也有很多难处,他其实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情感丰富。”
孔东梅从事的是红色产业。对此,她的解释是:“因为有时候感觉有一些危机,年轻人可能不太了解历史,很快就会遗忘,这种遗忘的速度可能你都料想不及。你想我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我们公司还招聘了不少‘80后’,那些小伙子小姑娘听见毛主席都觉得好奇怪。对他们来说是太遥远的事情。我觉得一个民族如果对历史遗忘太快,是社会的悲哀,这个民族就没有根了。”(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