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安部称假币犯罪呈现五特点 广东为伪造源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9日17:0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9日电 中国公安部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打击假币犯罪“09行动”有关情况。通报指出,当前,中国假币犯罪嫌疑人呈职业化倾向,形成“产业链”,其犯罪态势有由东中部重点地区沿交通干线向全国呈辐射状态。

  今年1月20日,为了进一步严厉打击假币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国家金融秩序,公安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十个月的打击假币犯罪专项行动,代号“09行动”。

  据通报,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假币犯罪案件1807起,共缴获假人民币6.84亿元,共抓获假币犯罪嫌疑人3619名。

  通报称,当前假币犯罪呈现五个特点:

  1、犯罪态势由东中部重点地区沿交通干线向全国呈辐射状态。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独特的人文地缘环境,多年来假币犯罪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区域格局,即以广东为伪造源头,以安徽、河南、湖南等地为加工及集散地,以人口流动性大、现金使用量多的省会及经济中心城市为周转地,向周边、中西部地区及广大农、牧、山、少、边区蔓延扩散。

  2、犯罪嫌疑人呈职业化倾向,并多以家族、老乡为纽带,结成团伙作案,形成人员相对固定、分工负责的“产业链”,一般由家族中的主犯从广东、河南等地购入大量假币在内部分配,然后对外出售或者三五成群的前往全国各地使用。

  3、假币的种类以大面额百元假币为主,同时,小面额假币、假硬币也开始增多。据统计,2005年以来全国收缴的假币总量中,小面额假币收缴张数及总面额的占比分别增长了6倍和4倍。

  4、假币的使用以调包、找零为主要的侵害方式,地域多选择城乡结合部,部位多为小摊小贩、集贸市场。

  5、与毒品、色情、假发票、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交织的倾向。如各地屡有发生的“花边假币”诈骗案,不法分子在出售假币时,用涂了花边的白纸冒充“假币”,欺骗购买假币的人。这些案件中的所谓“受骗人”明知自己的赌博和购买假币行为均系违法甚至犯罪,因此不敢报案。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