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部官员谈农村教师住房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0日15:24  人民网

  [管培俊]: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的确比较突出。不少地方老师没有住房公积金。在城镇,不具备经济适用房的条件。在农村又不像其他农民一样,可以获得宅基地,自己盖房,许多学校又没有教师宿舍和教师周转房。教师和其他职业不一样,教师要备课,需要一定的工作条件,教师的住房、教师的宿舍周转房,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教师工作条件的组成部分,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很好地解决。中央非常重视,比如四川的灾后重建中就把这个作为重建项目列到总体规划当中,在城市地方性保障住房建设规划当中,要求要把中小学教师的住房列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而且实行购房的优惠政策,同时把教师的宿舍建设列入教师规划当中。我们很多地方创造了很好的经验,比如云南的玉溪、广西百色、河北承德,这些地方在解决教师的住房方面想了很多办法,经验都值得借鉴。比如他们采取政府主导、优惠转让土地,或者减免相关的费用、给予补贴,还有政府担保贷款等等,在县城为农村教师集中地建造住房,这样解除了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鼓励农村教师能够下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效果很好。这些办法各地都可以借鉴。

  [主持人]:国家还是非常重视这方面的。  

  [管培俊]:相信通过中央、地方各方面努力,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会逐步地缓解,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善。  

  [主持人]:还有一个网友说,最近关于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的讨论引发热议,管司长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管培俊]:在我看来,这应该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这就像农民要种地、工人要做工、法官要断案、战士要站岗一样,教师管理、教育学生是他的本份。我觉得这样一个问题居然成了媒体的一个热点倒真是一个问题。  

  [管培俊]: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育人,教育青少年一代是教师的天职,批评是教师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当然,教育要遵循规律,管理要科学,批评也要恰当,这都是教师本份的事情,要相信教师,要相信绝大多数的教师,知道会怎么做,会恰当地把握。  

  [管培俊]: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了教师,特别是一些班主任老师不敢管理学生的现象、不敢批评教育学生的现象,放任学生的现象,这倒是很不正常。班主任和所有的科任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应该认真地履行职责,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同时敢于管理学生。如果不敢批评学生、不敢管理学生,该管的不管,那就是不负责任,就是渎职,就是失职,我想明白的家长也是不赞成的。广大的教师应该打消顾虑,放下思想包袱,遵循教育规律,恰当地运用好自己的专业权利,认真地、模范地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大胆地管理,妥善地管理,科学地管理,教师、家庭、社会,应该在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  

  [主持人]:我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讨论,可能是大家在批评和体罚概念上有所混淆。之前一直报道有个别的教师可能会体罚学生,一直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紧接着就出现这样一个有权批评学生的政策,可能他们概念上有一个混淆,所以,可能具体的就是一个批评的“度”的问题。 

  [管培俊]:去年发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从正面提出了要求,也对禁行性规定做了要求,其中就有不准体罚学生,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管培俊]:这是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怎么履行好自己的专业职责,既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又要恰当地运用所有的教育手段,目的是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地成长。这方面还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确还需要研究,一些制度需要进一步建立,当然还需要法律支持,我想这些问题将会进一步研究解决。

  [主持人]:非常感谢管司长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在节目最后,能不能请管司长给广大教师提出几点希望。  

  [管培俊]:今天是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祖国的未来与人民教师的使命”。我想和广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同行说的是,祖国的未来就是人民教师的使命。因为我们培养教育的学生,就是祖国的未来。按照延东同志讲的,忠诚敬业、开拓创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不辜负广大家长、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真正地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师,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让我们共勉。

  [管培俊]:谢谢  

  [主持人]:谢谢管司长。同样也非常感谢管司长能够在教师节的当天来到我们人民网,稍后管司长还会做客我们的强国论坛,网友可以继续在网上和我们留言,管司长进行文字上的解答。谢谢大家。  

  [人民网教育频道]:接下来管司长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手机强坛网友friend5087提问]:我认为教师福利政策应该向贫困落后地区适当倾斜。教师数量应该适量的加倍增加,有利于学生教育,教师工作也会轻松一点,教师就不会一辈子只讲几本书,就可以发展自身了,工作量少了毕竟假期 多,工资少是可以理解的,不要养着他们,作为有知识有技能的人,他们应该有其它糊口的办法和觉悟,教师不是赚钱的,是爱学生,不要错误间接的导致教师和钱的错误关系。目前工资啊,可以了,退休金也够了,要着重落实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还有那么多工人、农民兄弟姐妹,适当顾及一下吧!多少学生是农民工人给交的学费 。是基础,却是底层。

  [管培俊]:这位网友讲得很对,教师的工资福利政策应该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国家和地方应该说已经做了很大努力,这方面已经有许多明确的规定,包括绩效工资的实施。教师的工作条件也需要改善,教师数量也就是教师的编制要保证。适当确定教师的工作量。教师除了满工作量履行教育职责外,教师职业还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他需要时间不断地学习、提高。去年,教育部和有关部门对于教师的资源配置,也就是教师的编制管理进一步改善做出了政策的规定。针对农村教师紧缺的问题,国家规定城乡教师的编制可以统筹使用,统筹安排。农村学校教师的编制可以按照县镇教师编制标准来安排。教师编制适当地增加,教师工作量就会适当地减轻,为教师的继续学习和进修提高创造了条件。  

  [手机强坛网友史文逊提问]:我们的教师队伍并不差,有差的也必竟不多。请问:如何能为我们的园丁提供更多研究教育如何能承前启后、正确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上世纪60年代,我们一穷二白能造出两弹一星,如今难道我们的智力在退化吗?

  [管培俊]:我刚才也讲到,教师的职业是一个专门的职业,需要不断地学习、促进专业发展,教师的学习与提高不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师的权利,是教师最大的福利。政府有责任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继续教育努力地创造条件。国家正在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五年计划,正在研究更大力度支持教师培训的政策措施,同时也在研究完善教师培训的有关制度机制,激发教师学习提高内在的动力。国家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更大规模的教师培训,帮助广大教师提高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手机强坛网友走在路上提问]:我是一名大四学生,我学的是小学教育专业,但我总感觉在学校只学理论知识,不能真正地实践,国家能不能在这方面制定一些政策,让我们至少实习一年,这样既可以充实师资又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为走上三尺讲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培俊]: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从你的发问中我看到我们广大的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小学教师需要专门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实际的能力。我们正在研究《师范生实习规定》,目前也正在许多师范院校进行试点,教育部已经发出关于师范生实习的相关指导性意见,要求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普遍地开展实习支教,至少要到中小学实习半年,登台讲课。一方面支持农村教育,同时加强教育实习锻炼,为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奠定基础。 

  [手机强坛网友芸海菲扬提问]:我是农村的,我们这的小学老师没有一个是大学生,天天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就纳闷,干吗不让大学生到农村来教书?这也是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吗?

  [管培俊]:这位老师提到的问题正是农村教育的关键问题。我刚才讲到,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就是这样的初衷。通过中央财政的支持和特殊政策,吸引鼓励大批有志青年、优秀大学生到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任教。这项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少地区受益,这一重大措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教师补充机制的重大创新、要大力推进。我希望更多的青年大学生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这也是农村教育的呼唤、农村教师的期盼。 

  [手机强坛网友农民的代言人提问]:管司长:你好!我认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该重视师范教育,让更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从事教育事业,应该限制社会人事进入教育行业,尽管社会人事可以经过短期的复习取得教师资格,但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管培俊]:这也是一个好问题。师范教育是教师队伍的活水源头。国家决定在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就是体现对于师范教育的支持。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需要专门的培养和职后的不断学习。我们特别期望各地都有跟进措施,重视教师的培养培训,优秀学生能够报考师范专业,有志青年加入到教师行列。

  [手机强坛网友游客提问]:管司长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十个统筹,如何实现城市与农村教师资源的平衡,让农村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至于让农村孩子越拉越远,有什么配套措施来保证实施?  

  [管培俊]:中央和地方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制,促进教育公平。一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采取特岗计划等一些特殊措施吸引优秀教师到基层农村任教;二是改善教师的编制管理,城乡统筹,重点向农村倾斜,保证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

  [手机强坛网友平民提问]:管叔叔,我想问一下即将毕业的师范生,有多少就业空间,学生与岗位的比例是多少?

  [管培俊]:您提的问题反映了您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和志向。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一千多万教师,每年的自然减员加上教育事业新的发展都需要补充大量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紧缺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师范生的就业空间很大,现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矛盾,希望立志从教的广大的师范生能够转变就业观念,将自己的理想抱负与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中小学,特别是到农村学校任教。相关政策也充分考虑到大学生自由择业的愿望,体现以人为本。在艰苦的环境锻炼成长也是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教育部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